大学里最大遗憾是什么?
昨晚接孩子的时候,说今天有个有意思的新闻,是中国青年报的一个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非常热门。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新生开学季了,如何上好大学呢?这个不好调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还得请出来一些极为不具备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来说教。如果是这样的社会调查,也就不会引起我的注意了。
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调查的内容是:大学四年,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反其道而行之。调查内容有很多选项,甚至还包括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和同学打过架这样的极品选项。
最后的结果更是好玩。超过百分之四十三的被调查人,选择了上大学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高居榜首!
排在后面的是,没能在大学里好好进行职业规划。
而没有抓住机会,把自己的专业学好,仅仅排在第三。
小家伙嘿嘿一笑,说自己也觉得没谈恋爱会是第一。
还没上大学呢,就未卜先知了?会不会有啥想法呢?得找个机会去套套真话。不过今晚这机会不行。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何谓大数据时代?就是人的生活已经不是孤立的,也是多元的了。在大数据时代以前,人们很难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比如前些日子股市大涨的时候,我的同事就问我:“吴哥,现在人们都在炒股票,你怎么不炒呢?”我这个同事问这话就是没跟上大数据时代。他看着周围的不少人是在炒股票,每天谈论的话题就是股票指数的涨跌,和自己的赔和挣。然而数据就在那里,股市最火爆时候每天开户的人数突破一百五十万,累计开户数突破一亿五千万户。
之所以开户人数暴增,是因为一个人可以开立多个账户。这样算来也就8千万左右的人在炒股而已。除去老的少的,和边远贫困人群之外,炒股票的人占比也就是两三成而已。
活在大数据时代里,就要用大数据说话。
青年报的这个调查,就是用的大数据。这个数据可以引用。你写作文的时候,要用到很多数据。但是千万不要引用那些听说据说小道消息之类的数据,而要用引用大数据。
明天的今天,你已经在大学里。我曾经多次表示过,应试阶段,我会当周扒皮的,对你的上学要求会很严格。恨不得把你用个魔法变成学习机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上学上。
然而高考结束之后,一个人的应试之路也就基本结束了。就是考研读博,那时候笔试成绩虽然也重要,而面试更重要。应试的成色所剩寥寥。所以随着高考的结束,我也不会再给你谈更多关于学习的事情了。
这个社会调查我没有参与。排在前三项的选择都不是我的遗憾。我在大学里谈过恋爱;职业规划在大三时候基本成型;专业学的不够好,但是能拿奖学金学的也努力。所以整个大学生活回忆起来都是美好。大学生活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从一个农村长大的毛小子变成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像得文化人。所以非要一个总结的话,只有一个,就是四年大学帮我实现了人生命运的转变。
这个社会调查是送给刚入大学校门新生的。明年你也是大学新生,我要给你什么建议呢?
大学里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要谈一场恋爱。关于谈恋爱这事呀,我是一点也给你帮不了忙的。这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没能力也不会包办这事。再说了即便包办,最多能包办婚姻,还没听过能包办恋爱的!
关于职业规划,我也是帮不上的。我们家虽是家境一般,但是还不至于为生计所迫。你可以放心的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做。等你学业结束后,如何就业,我估计是帮不上忙的。因为我和你妈妈生活的圈子只在临沂小城,能帮你找的工作也都是你看不上的工作。你的世界在远方,你的兴趣在心里。所以整个职业规划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关于学好自己的专业,这一点是关于学习的事情。我的原则就是等高考结束后,我再也不会像周扒皮一样关注于你的学习情况了。你看又是你自己的事情!学什么专业,我可没那么小气。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觉得值得你去学,报什么专业都是可以的。如果某一天你跑来给我说,老爸我突然喜欢研究毛毛虫了。这个你可以完全放心,我会无条件支持你的兴趣选择的。
综上,如何上好你的大学,不给自己留遗憾,这事全是你自己的事情。这个结论让我感到有点伤心。
小家伙问,有什么会让你伤心呢?
我嘿嘿一笑,我伤心的内容是,等你明年考上了大学,你就一下子长大了。我和你妈妈就会在你的生活里被慢慢边缘化,变成了路人甲路人乙了!
小家伙没接话,开了下车窗,看外面的星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