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否定之否定

(2011-09-27 09:16:46)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孩子在初中

                                否定之否定

 

 

昨天晚上看儿子的数学作业。他现在开始学习轴对称。人教版初二一开始来的就是几何。

很有意思,想起来我上初中时候,我的同位是个很聪明超级捣蛋鬼。初一时候成绩很不错,可是到了初二之后就是一蹶不振。当时卡住他的就是几何。那时候数学分成两本,一本是代数,另一本是几何。代数他开始学的很好,但是几何就一直很晕乎。后来他的一句名言我现在还记得:“几何几何,其实是和急!”。多年没见过他了,不知道他现在还记得他的名言不?

几何必须学透,并且不留死角。这是初中对数学的基本要求。

原因?很简单:高中之后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占高考的比例最大。

儿子的数学,刚上初中时候很好。他也觉得自己的数学是强项。可是几次换老师,到了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时候被卡一下。信心明显受挫。我当时看的很清楚,但是为了给习惯培养让路,忍着让他自己求变。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和做法是正确的。

初二开始后,我先帮的就是数学升华。很可喜。数学已经升华了。第一单元全等三角形学透了。这个学透,不仅帮他恢复了信心,最关键的是对数学的态度。

昨天晚上我问起来,现在听数学老师滕老师的课,有啥感觉。他回答两字:“明澈!”。其实在暑假之前,我问了他同样地问题,那时候他的回答是:“滕老师讲的太快,我得好好听。”。这么短时间变化这么大,唯一的原因就是学透了。

还有个可喜的变化。数学作业大题,他做起来是大刀阔斧,很有大将风度。学的是轴对称,是新课时。但是对证明题是有很强的把握感。原来做大题,因为了所以了啰嗦很多,虽然最后也做对了,但是能从过程中看出来他对这道题的犹豫;现在做大题,直奔主题,言简意赅。说这些可能很抽象,经常检查作业的数学老师们应该能理解这种感觉。

孩子数学进步,很可喜。这就是哲学上讲的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用冯巩的话来说就是:“哲学?这些年不谈了,戒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刚学会开车时候,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棒极了,觉得开车太小意思了。于是见车就想开,每天开10小时也不觉得累。

过上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开车很一般,并且开上一会就觉得很累。再看看车身,少皮无毛。才知道自己不会开车。

于是乎开车小心了,速度也降了。别人开车经验也爱听了。越听越觉得自己不会开车。

终于有一天会发现,咦,最近一年居然没有出现一次险情,居然没有任何刮擦。这不开的很好吗?

不会-----不会---会(开的很不错)。

这个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是升华。最后的会开车和一开始的会开车,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孩子的数学也是,最初的数学是强项,和现在数学是强项,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他还不知道,这种波浪式上升,才刚刚开始。在中学阶段还需要无数次否定之否定,最后才能在高考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