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悦动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2020-02-17 20:46:56)
分类: 教育育人

  .问题的提出

从教学实践观察中得出“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场地器材不能充分利用或缺乏”、“放羊式教学成为部分一线教师的常态教学手段”、“体育课堂教学竞技化” (从竞技的角度去教每个运动项目)等现象越来越普遍,把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一点一点的抹杀了。体育课堂教学应当有自身独特的发展特质。比如用能够诱发学生学练动机与兴趣的课堂练习手段的间接形式,替代传统的机械、单调、枯燥和落后的练习手段。因此,本课题想从跳出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这个研究出发点,提出“悦动体育课堂”的教学主张,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体验运动的苦与乐、感知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享受在运动中生长与幸福。

.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扭转“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价值取向和以接受式、命令式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样式,追求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体性、发展性,达成“以悦生动,以动促悦”的教学特点和境界。

2.以身体练习(动)为载体来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发挥最大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运动习惯和体育素养,促进人格养成以及合作交往、行为规则等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研究内容

1.基于“悦动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的研究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巧妙地将运动技能与运动乐趣有机结合起来,沟通了体育学习与生活、生命的联系,让崇尚健康、自主健身成为学生的运动习惯!

2.基于“悦动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研究

改变重运动项目的知识传授、重运动技术的技能传授,以“悦”为手段唤醒运动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运动实践,从而掌握运动技能。

3.基于“悦动体育课堂”器材创新与开发的研究

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是体育课程教学追寻的目标,运动乐趣是体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器材是课堂教学的焦点。

.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设计从教学现状入手,以体育课堂为载体,以“悦“为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潜能与活力,进一步尝试改善、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成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为目标,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优化成长。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12月——20181月)

学习“悦动体育课堂”相关的理论依据,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82月——10月)

1)按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并不断完善、调整与补充研究方案。

2)在各水平段做课题研究课。

3.总结阶段(201811月)

1)对研究过程进行认真提炼,形成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2)完成资料的整理、个人教学实践案例。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搜寻“悦动课堂”、“悦动体育”、“快乐体育”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相关成果、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日常课堂教学观察,把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内心需求,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适时评价实施效果。

3. 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不断地进行分析和反思改进,实现理论的提升和“悦动体育”课堂的主题构建与实施。

4. 个案研究法。对典理的案例进行详实地记录、比照,积累的课题实践案例,为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提供生动鲜活的范式。

.研究成效

1.悦动概念文献的研究

受到文献检索的限制,没有检索到国外对于“悦动体育”的相关研究,但对于与“悦动体育”相近的“快乐体育”的研究较为丰富,快乐体育思想是对以往枯燥的体育教学的一种扬弃,使学生通过愉快的运动来感受成功,感受喜悦,并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理解。日本同时还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另外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中认为体育教学要更多地采用游戏,他认为游戏可以更多地激起儿童的参与兴趣,从而让他们在快之乐中锻炼了身体,发展了各种能力。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悦动”课堂相关研究文章也涉及小学各个学科,如王炳锋、于秀凤老师《悦动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认为:“悦动课堂,是实现快乐、愉悦、主动、互动、灵动的和谐生命课堂,是文化育人,情智共生的人文课堂,是教学相长、师生快乐幸福的绿色课堂。”闫昌荣认为:“悦动课堂”的构建就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悦”与“动”, 努力让学生兴奋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动”的机会,强调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游戏化。黄永艳老师指出“悦动课堂”是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各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眼动、手动、耳动、口动、脑动,积极愉快自主地参与学习,享受快乐幸福的童年。刘韶芳老师的“英语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流程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任务、示范讲解—小组分工、合作演练—成果分享、多元评价—总结深化、拓展训练”。 总之,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走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就是悦动的课堂。

而与“悦动体育课堂”直接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只有特级教师肖玉美提炼形成“悦动创生型”体育课堂理念,突出以运动能力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参与和实践体验为主要途径,将体育的目标、动力、途径、手段融为一体,采用游戏法、问题法、尝试法、体验法、诱导法、合作法、探究法、分享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课堂的活力,拓展课堂的内涵与品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动能、潜能与效能。

2.悦动体育课堂的构建

“悦动体育”是以“悦”为情感力量展开的课堂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手段,让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相交融,游戏设计与技能迁移相衔接,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相补充,从而使学生因“兴趣”、“体验”、“互动”、“合作”、“探究”、“挑战”、“成功”、“成长”而“悦”,充分地体验学习的乐趣,运动的愉悦。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小学各水平学段的体育课堂样态。

水平一:引趣导练

“引趣导练”即以趣促学,以学促练。以兴趣引路,以游戏开发为前导,巧引妙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了。趣可以是激趣、诱趣、导趣、增趣,如情境引趣,以游戏激趣,以问题启趣,做到以情增趣、以玩导趣、以趣促动、以动促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奇、好玩、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模仿游戏,乐于情景想象、互动交往、自主展示与获取表扬。所以,设计小学低段“悦动体育”课堂就要显出一个“趣”字,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学练、主动发展的欲望,体现出“引趣导练”体育课堂样态。

水平二:疑试导练

“疑试导练”是指以疑引趣、思维导行,以导促学、以学促动、以动促练。这里疑是指思考、设疑、质疑、解疑、探析、观察、分析、提炼等思维和行为。因为没有思维的动作学练,学习是呆板的、机械的模仿;没有大脑思维活动的体育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将思维植入身体活动,通过分析、观察、尝试、体验、体悟、探析、提炼等一系列体脑并用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度和运动能力。“疑试导练”体育课堂既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又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品质,成为灵动、生动、和美、高效的课堂,实现了学生“在运动中思考 、在思考中运动、在运动中学习、在运动中创造”的教学目标与境界。

小学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思维品质,敢于挑战,敢于尝试体验,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提出自己观点,并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所以,设计小学中段的“悦动”体育课堂必须突出“尝试体验”的教学方法,体现“疑度导练”的课堂样态。

水平三“激智促练”

这里的“智”具有“自主、合作、智慧、意志、探究、创新”的意思,激智就是“启悟导引”“启迪智慧”“激发心智”。在“悦动”体育课堂中即使是简单的动作技能和身体运动,也能挑战个体和群体智力,给予大脑良性刺激,通过导之以行、强之以志、寓智于体,实现学生体脑互动、德智体共赢和群体共同发展。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理解能力,好运动、好展示、好比赛,善于合作、乐于互动,机智灵活、个性张扬。所以设计小学高年级“悦动”体育课堂必须凸显机智合作、探究创新的教学方法,体现“激智促练”课堂样态。

.问题讨论与建议

“悦动”不仅是阳光下的灿烂笑脸,操场上的欢快运动身影,完成动作时的心满意足,小组胜利后的欢呼雀跃……;它更是挑战人体极限的酣畅淋漓,困境面前的永不言弃,赛场上的奋力拼搏,反复练习中的乐此不疲,克服内心恐惧的勇气倍增,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坚强不屈……所以应该是“悦动体育”,是以培养运动能力为中心,提升学科素养的课程。是让学生在运动情境中学习技能,体现运动技能教学的整体性;在运动过程中发展思维,凸显对运动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运动交往中养成习惯、形成品质、学会合作、促进交往。本课题将加强后续的研究,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 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活动机制,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孩子们童年最美的记忆。

2.致力小学“悦动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打破学生的认知壁垒,运动不再是以单一的练习形式呈现,动作技能也不是唯一内容,调动、整合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努力为孩子们构建“悦动体育”的主题课程,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运动文化、体育品德等方面做到整体多元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