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人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2013-10-12 16:26:15)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知玉斋

脂砚斋

品物记

分类: 【独爱红楼】

 

 

 

 红楼梦的普及程度是越来越高,又因为很多的文学大家,美学大家,都很重视红楼梦,写论文,写专著,形成了任何中国小说都没有的红学。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喜欢红楼梦,但真正喜欢的,真懂得《红楼梦》的人,寥寥无几,包括所谓的红学家

 

 

有历史、文学修养的人,他看到了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但他未必能体会其中的情,有情的人,未必能真正读懂里面的人情世故。就像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矛盾,拥林派浪漫多情,拥薛派实际踏实。

 

 

类者相通,要想理解林黛玉,就要跟她一样,那么,你会写诗吗?你有诗人的灵魂吗?你过的是有诗意的生活吗?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林黛玉。很多人都喜欢薛宝钗,任何男人,娶到这样的妻子,都是几世的造化。她比林黛玉实用多了。这就是男人的庸俗。普遍的性别庸俗,也就是贾宝玉所说的泥做的人。

 

 

黛玉所有的优点,都不是实用的优点,写诗,喂鸟,葬花。。。宝钗也作诗,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绣花,俗务。诗,是黛玉的灵魂,是宝钗的点缀。对于很多男人,也许因为黛玉的美貌,还可以欣赏她这些行为,但要说,娶黛玉为妻,估计就没剩几个人了。因为,这样的女人娶回家,你只能做一辈子的护花使者,贾宝玉,只有一个。千古一人。贾宝玉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是富贵闲人,他不需要考虑生活。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理解和对自己庸俗的托词,一个整天想着柴米油盐的人,怎么能理解贾宝玉,又怎么可能想娶林黛玉。

 

 

请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曹雪芹要把贾宝玉置于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他就是让你明白,当一个人无忧无虑的时候,他只关心精神和灵魂。也就是中国人传统所说的,心和情。而这样的价值,才是永恒的。俗人无法理解,更无法做到。所以,更多的人不喜欢贾宝玉,就是在脂评中还经常批评贾宝玉败家。但当你看到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时,富贵繁华,有意义吗?我想,红楼梦之所以有价值,不是他记录了贵族生活,而是他记录了美。物的美,人的美,情的美。

 

 

我认为要读懂《红楼梦》必须具备三点:

 

 

一、文化修养

要想读懂红楼梦,就要跟曹雪芹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相类似,不能强求一模一样,但也要差不多吧。四书五经必读,中医略通,唐诗宋词元曲都得通读一遍吧,诗词歌赋不一定都要会写,但起码要懂。但最好要会写诗,否则你无法理解曹翁,古诗中不是光讲格律,用典也很多,这些典故都有来处和历史背景,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是做不到的。就像《滕王阁序》中,用典就非常之多,不光是对仗和格律,所以才成为千古绝唱。《红楼梦》中也有很多骈体文,写的都很好。

 

 

二、世事洞明

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也看不懂《红楼梦》,要看懂《红楼梦》,理解曹雪芹,生活经历要丰富,阅人无数,才可能读懂,红楼梦里涉及的人物四百多人,人物虽然众多,却千人千面,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涉及的利益关系都很隐晦和微妙,你要是从小到大就三点一线,见过的人还没二百个,那趁早别研究《红楼梦》了。

 

 

 

三、重情重义

我觉得最重要的,要读懂红楼梦,必须有情,重情,这样的人才能理解曹翁。一个把名利看得比感情重的人,不可能读懂《红楼梦》。这也是很多红学家的软肋,因为不仅仅是要重情重义之人,最好还要有爱情体验,因为,红楼梦中,情和淫,一直都是感情的核心内容。爱情,可遇不可求,具备了其他两点,这一点也要凭命运了。这点是最难做到,也最难得到。

 

 

在红楼梦的开篇,曹翁就在《演说荣国府》中告诉大家,贾宝玉的与众不同,读懂了贾宝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甲戌侧批:真千古奇文奇情。]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移了![甲戌侧批:没有这一句,雨村如何罕然厉色,并后奇奇怪怪之论?]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甲戌侧批:此亦略举大概几人而言。]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甲戌侧批:譬得好。]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甲戌侧批:恰极,是确论。]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