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魅力语文 |
今天语文课照例选读了几篇学生随笔,其中高瑞浩的那篇《谁放屁了?》一文,最有轰动效应。文章不长,却用寥寥数笔,围绕“放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课堂上下一个小插曲,一段小风波。熟悉的人物,亲切的生活情景,幽默诙谐的语言,逗得在座的同学笑声一片。
2005年11月5日 晴
星期六
不知是谁编了一个顺口溜,是这样的:“屁是一种气,在肚里滚来滚去,一不小心放了出去放屁的人得意洋洋,闻屁的人低声下气。”
今天上午英语考试时,班里静极了,大家都在专心的做自己的卷子。这时,‘卜’的一声,一个低音节响了起来,我,谭强,孔令盼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笔,寻找声音的来源。我本以为是谁移板凳声音,但孔令盼突然问道:“谁放屁了?”某某满脸通红的看着谭强,我们开始愣住了,但随后竞赛似的笑了,再也止不住了。某某没有说我们,只是接着写卷子,我好不容易止住笑了,看见孔令盼把嘴埋在袖子上,脸也因为充血变的好像关羽似的,看他那忍俊不禁的样子,我好不容易忍住的笑又在脸上汪洋恣肆的荡漾开来 ……
下课后,我们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围坐在座位上,开始讨论这件事,谭强先开口说:“我还以为是谁凳子响,起初还想低头看看,幸好没有低头。”我也连忙随声附和:“就是,我也以为是凳子响”。”孔令盼又模拟了移凳子发出的声音,我们都皱起了眉头,刚才的声音没有那么刺耳,并且要低八调,还夹杂着一点美声……
最后还是我转移话题,说:“谁没放过屁呢,大人还说放屁顺气,这说明某某健康呢!”接着我的话茬,我们几个又开始争相列举放屁的“优点”,……(高瑞浩)
今天上午英语考试时,班里静极了,大家都在专心的做自己的卷子。这时,‘卜’的一声,一个低音节响了起来,我,谭强,孔令盼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笔,寻找声音的来源。我本以为是谁移板凳声音,但孔令盼突然问道:“谁放屁了?”某某满脸通红的看着谭强,我们开始愣住了,但随后竞赛似的笑了,再也止不住了。某某没有说我们,只是接着写卷子,我好不容易止住笑了,看见孔令盼把嘴埋在袖子上,脸也因为充血变的好像关羽似的,看他那忍俊不禁的样子,我好不容易忍住的笑又在脸上汪洋恣肆的荡漾开来
下课后,我们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围坐在座位上,开始讨论这件事,谭强先开口说:“我还以为是谁凳子响,起初还想低头看看,幸好没有低头。”我也连忙随声附和:“就是,我也以为是凳子响”。”孔令盼又模拟了移凳子发出的声音,我们都皱起了眉头,刚才的声音没有那么刺耳,并且要低八调,还夹杂着一点美声……
最后还是我转移话题,说:“谁没放过屁呢,大人还说放屁顺气,这说明某某健康呢!”接着我的话茬,我们几个又开始争相列举放屁的“优点”,……(高瑞浩)
看到这样的题目,谁的脑袋里先就会不自觉的冒出一个词儿——粗俗。人们习惯了追求高雅,欣赏高雅。但追求高雅欣赏高雅的同时,又有谁拒绝得了这样的粗俗。朋友花海的《颠覆》里提到:当年才子李敖和美人胡茵梦的分手的一个原因,竟然是李大才子无法忍受胡美人入厕大解时的凡人姿态.如此鄙俗罕见直打七寸的理由,恐怕只有象李大才子这样百年未见能出一个的才会说的出口。高雅也好,粗俗也罢,喜欢与否,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写作正是生活的反映。“放屁”入文不也是情趣盎然吗?
屁与人
诚实:不管响屁还是哑屁,放屁后立即主动承认。
顽皮:专找人多的地方放屁,然后跑开。
倒霉:本想放屁,结果拉了一裤子屎。
害羞:放了个哑屁脸就红了。
学者:放屁时想到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
狡猾:用咳嗽掩盖放屁的声音。
自私:自己放屁不言不语,别人放屁大声指责。
妄想:计划利用放屁环游世界。
虚伪:放了屁却把责任推给身边的小狗。
节约:积蓄好几个屁之后再一起放。
粗鲁:故意使劲把屁放响,接着放声大笑。
随和:喜欢闻任何人的屁。
毅力:一个屁能憋很久不放。
骄傲:认为自己的屁是最棒的。
好奇:闻到屁味便立即开始调查周围的人。
愚蠢:先脱裤子后放屁。
洁癖:放屁也要用卫生纸。
紧张:一个屁只放了一半就放不出来了。
清高:只喜欢闻自己的屁。
聪明:从屁的味道可以判断出别人吃的食物。
不可否认的依然是有些粗俗,但通过这个粗俗的词,却能那么准确有趣的诠释出各色人等的世俗相,不可谓是犀利之极?幽默之极?
放屁,是动物的生理现象之一。不过,有时候,放屁还指一些人的言论。什么样的言论,才会被人们称之为放屁呢?大概是一些荒谬的,不该说三道四的言论,被人们称之为“放屁”。生理上的屁,是香,是臭,放一个只有一种味道。言论上的一个屁,却同时可以是香的,也可以是臭的。如一个叫张震岳的歌手唱过一首《放屁》歌:周围有一些人,没事就喜欢放屁。觉得认为有钱,人生才会有意义。不想回答问题,就说我是个笨蛋,才迟到十五分钟跟大家说我懒惰。总经理一进来他马上变成小狗,我不是这种人,我只会直来直往,也许他懂手段,懂得去提升自己,想要告诉大家,因为他在放屁……这首歌就讽刺了那些为一己私利言不由衷、阿谀逢迎的势利小人。
最值得人们探究深思的是2002年广东省一篇颇有些曲折经历的高考作文《放屁的选择》,把一个看似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写得妙笔生花入木三分。
《放屁的选择》开篇就讲放屁的问题,一种是响屁,一种是不响的闷屁。如果是放响屁大家都听到,很不好意思;如果放闷屁,虽然大家不知道是谁,但是特别臭。有的人为了把响屁变成闷屁,就慢慢憋。读到这里真让人担心,但是接下去却是“柳暗花明”。文章却由此引出对一些社会弊端的看法:有些人敢说话,有些人不敢说话。放“响屁”是敢于直言向领导提出意见,但是有些人就不敢放“响屁”,只敢偷偷放闷屁。而有些领导听不进别人的直言,不喜欢“响屁”。而放“闷屁”的人由于隐蔽,领导也不知道,自己当然也不会吃亏。考生最后亮出了观点:我们在社会中应该提倡直言,提倡放“响屁”。
《放屁的选择》开篇就讲放屁的问题,一种是响屁,一种是不响的闷屁。如果是放响屁大家都听到,很不好意思;如果放闷屁,虽然大家不知道是谁,但是特别臭。有的人为了把响屁变成闷屁,就慢慢憋。读到这里真让人担心,但是接下去却是“柳暗花明”。文章却由此引出对一些社会弊端的看法:有些人敢说话,有些人不敢说话。放“响屁”是敢于直言向领导提出意见,但是有些人就不敢放“响屁”,只敢偷偷放闷屁。而有些领导听不进别人的直言,不喜欢“响屁”。而放“闷屁”的人由于隐蔽,领导也不知道,自己当然也不会吃亏。考生最后亮出了观点:我们在社会中应该提倡直言,提倡放“响屁”。
这篇作文虽然一评分数不高,但是经过评改小组反复讨论,多数老师认为应该给高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这样的考生应该破格录取!伯乐要相的就是这样的千里马!
还有些专家认为单凭这位考生的胆略,完全可以给他一个“特别贡献”的加分。因为当年高考作文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写得很平庸,比如考大学应报考哪样的学校等等。另外,有些作文显然是套的并非自己的东西,让人读起来感到面熟,结构上是表现了典型的“穿鞋带帽”特征。湛江一中当年的高考状元李炜坦言,拿到题目之后,反复考虑为了追求“保险”,从题目到内容都很老套,缺少特色和新意。现在回忆起来甚至记不清都写了些什么,一提起自己的作文心里就不舒服。
参加当年作文评卷的作文组副组长、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组长邹寿元老师认为,高考作文最好还是不要冒险。从学生的切身利益来讲这番话确实语重心长。但是怎样挖掘学生的创新空间,仍是今后高考命题和考生答题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柯汉琳认为,从中学“应试教育”角度考虑,“冒险”的确容易“大起大落”。但大学需要的则是创新型人才。不可忽略的是,如果高考评卷的“指挥棒”把握得好,可以引导好方向,使中国的教育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生还是要强调提高阅读量,没有量的积累,难写出好文章 。
还有些专家认为单凭这位考生的胆略,完全可以给他一个“特别贡献”的加分。因为当年高考作文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写得很平庸,比如考大学应报考哪样的学校等等。另外,有些作文显然是套的并非自己的东西,让人读起来感到面熟,结构上是表现了典型的“穿鞋带帽”特征。湛江一中当年的高考状元李炜坦言,拿到题目之后,反复考虑为了追求“保险”,从题目到内容都很老套,缺少特色和新意。现在回忆起来甚至记不清都写了些什么,一提起自己的作文心里就不舒服。
前一篇:美京
后一篇:“屁”文章浅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