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文艺与学术 |
用系统论与社会学分析《红楼梦》
——二十一世纪新红学研究的出路之一
梁红兵(剑神梁飚)2006-8-23
系统论对《红楼梦》的分析
一、系统划分
1、超级大系统
“我朝”,整个帝国。
2、四个大系统
四大家族。
3、中级系统
各个家庭。
4、小系统
一个个的男生、女生。
尤其以贾宝玉与十二钗为线索。
二、研究的规则
1、较小的系统包含于较大的系统之中。
2、每一个系统都一定有内部元素、有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外部环境。
3、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物质及广义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言论、消息等)的交换。
4、每个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物”,有组织、有新陈代谢、有生长发育、有进化、有衰老死亡。
社会学对《红楼梦》的分析
1、社会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2、文化
以贾政、老祖宗(贾老太)、王熙凤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封建礼教和价值观)与以贾、林为代表的“反主流文化”(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之间的持久的冲突。
另外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深受佛家哲学的影响,但他又不敢彻底与儒家文化决裂,同时《红楼梦》又有道家哲学的痕迹。
《红楼梦》的诗词受宋人的影响较深,是典型的南派风格。
在物质文化方面,曹雪芹可谓是一个高级画匠,其描绘之精细,无人出其右。单讲《红楼梦》中食谱,曹雪芹就可以被评为美食家。
不过,《红楼梦》中最壮观、最难忘的还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恋爱文化,比《聊斋志异》更加凄美动人。
3、人口与生态
《红楼梦》犹如一部家庭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教材。
书中的角色,无论男女老少、贵贱贫富都一人一脸,绝不雷同。尤其难得的是他对十二钗的描画,每个都很有个性。
贾府的生态环境则有如人间仙境,令人艳羡。
4、个人社会化
《红楼梦》的一条主要线索是“顽石”贾宝玉的社会化——反社会化——再社会化的过程。
这有如西方1960年代的“跨掉的一代”,少年时接受正统教育,青年时反叛、反主流,到中年后又回归主流文化,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分子。
5、家族与家庭
四大家族以及一系列的家庭。
6、组织
《红楼梦》里的组织多姿多彩。
有诗歌协会、戏剧协会、马吊协会,有家族学校、政治学研究会,还有名媛会、淑女会,凡此种种。
7、阶级与阶层
《红楼梦》里有官、绅、商、士、农、工等阶级,其内部阶层有森严的等级之分。
还有一个阶级,就是一大帮有闲的少男、少女组成的“小资”阶级。
8、社区
四大家族,俨然就是四个小区。
9、社会行为与离轨行为
社会行为的典范就是贾政与王熙凤。
贾政老是庭训,老是想狠狠揍宝玉一顿。
王熙凤则是女强人。
她不仅在贾府做一个超人型的CEO ,还坚决痛击“性骚扰”,坚决捍卫自己的“爱情垄断权”。
离轨行为有两种。
一种是“偷汉子”、“扒灰”之流,一种是贾、林的离经叛道。
10、社会控制
王熙凤是典型的法家型的社会控制手段,她让焦大吃粪,让“性骚扰”者与情敌都死于非命。
11、社会变迁
《红楼梦》反映了大社会与小社会的变迁,其趋势都一样,就是走向衰落。所以,鲁迅先生说:(在《红楼梦》里)“革命家看到了排满”。
用系统论与社会学去分析《红楼梦》是大胆的尝试,也许也是有效的探索。本人对《红楼梦》根本没有研究,今日忽发奇想,将观点暂厝于此,以求抛砖引玉,
也给二十一世纪的新红学研究提供多一些思路。
个人签名:
中国个人经营学发起人。剑神经营策划坊负责人。
( 如果转载请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