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贵州,好玩六盘水,我在这儿等你!

标签:
贵州贵阳安顺六盘水 |

去贵州,源于亲爱的老父亲曾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六盘水市水城钢铁厂奉献过四年青春年华,为了实现老人家时隔56年旧地圆梦的愿望,携老带小五口人从上海出发踏上向黔行六天五晚自驾游之旅程。
DAY1:贵阳
DAY2:贵阳
DAY3:安顺
DAY4:六盘水
DAY5:六盘水








DAY1:贵阳



DAY2:贵阳






游完黔灵山公园就要走高速去安顺,贵阳著名的酸汤鱼岂容错过,大众点评搜一下最近的老凯俚酸汤鱼(星力银海元隆广场店),回荡在舌尖上的酸爽滋味,真是不错的美食!






DAY3:安顺

买了180元的门票,坐着50元的景区交通车,第一站先游玩陡坡塘景区。陡坡塘瀑布是86版《西游记》取景地,片尾师徒一行从瀑布顶部走过的画面至今深入人心,景区不大来回一个小时足够了。



天星桥景区挺大的,以天星湖(86版《西游记》高老庄取景地)为中界线,如果全程游玩下来估摸着需要4—5小时,由于两位老人体力的原因只走了一半的游程,后半程经典的银链坠潭瀑布等景观都错过了。





最后一站来到黄果树最核心的大瀑布景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一睹大瀑布风采的游客数不胜数,为了节省体力我们乘坐双程来回大扶梯(50元)到大瀑布观景台。若想深入大瀑布,可以从瀑布水幕后方的水帘洞中穿过,水帘洞栈道环大瀑布一圈修建,可以从各个方位与大瀑布亲密接触。可惜,栈道前的指示牌提醒游人众多,需等候90分钟才能穿越水帘洞,让买好雨衣准备尝试的我们只能作罢。




DAY4:六盘水



圆梦贵州,六盘水之行是老父亲神往已久的事情。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电视只要播放关于贵州的点滴新闻,都会让他兴奋不已,俨然把贵州当成了“第二故乡”。后来,慢慢了解到父亲是当年支援西部建设大军的一员,上个世纪59—62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水城(当时还没有六盘水市)钢铁厂,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这里。


老父亲回到了贵州,回到了六盘水,除了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自然要去寻找当年生活过的那一方土地。近60年的模糊记忆,连大致的地理位置他也搞不太清楚,只能一路问询当地的老乡水城钢铁厂的方位,一路忍受着高低不平、积水严重的路面颠簸,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曾经辉煌过的水城钢铁厂。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水城钢铁厂早已经停产,残存着的厂区一片狼藉,还好仍有门卫留守,父亲的岁月记忆也在与门卫的聊天中一点点开启……









天空下着小雨,父亲打着伞在废弃的厂区里寻找,脚步很快犹如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只是倘大的水城钢铁厂早已物是人非。












天空下着小雨,父亲打着伞在废弃的厂区里寻找,脚步很快犹如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只是倘大的水城钢铁厂早已物是人非。




来过了,看过了,心愿已了,回上海也踏实了……


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让每一位中国人顿生荣誉感,说起贵州的超级工程一个是“中国天眼”,另一个是北盘江大桥。而北盘江大桥就坐落于贵州水城与云南宣威两省交界处,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距离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桥。

世界第一高桥,谁不想停留下来好好观赏一下?特意驾车从贵州六盘水俄角都格经北盘江大桥到云南宣威普立腊龙跑了来回,自驾云贵一定要拔草的高速风景线(个人认为,这次贵州六盘水行程中最美的就是一路上的风景)大桥+隧道群,让天堑变通途。全球最高的桥梁里面,有85%来自中国,而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在贵州,其中世界最高的20座大桥有14座来自贵州,厉害了我的国!为大中国点赞!!



从另一个视角观赏世界第一高桥,杭瑞高速贵州六盘水往云南宣威方向行驶,在俄角收费站下高速,沿俄角往都格的乡村公路10多公里到都格乡岔河半坡,可以完美的看到北盘江大桥的全貌。




出门旅行怎能不订好的酒店?盘江雅阁大酒店是六盘水最好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凤池园、水城古镇和三线建设博物馆,订的湖景房隔着落地窗就能见山见水,一楼有品种丰富的海鲜自助餐厅,价格实惠99元一位。






DAY5:六盘水






乌蒙大草原门票30元,自驾车可以进入景区与草原亲密接触,这里草场的面积达到20万亩,最高海拔2857米,视野所及皆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






沿途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恰逢起雾时刻但见云雾缭绕,宛若一条条白龙在群山间盘旋,人在云上、云在脚下,仿佛走进人间仙境,山、水、草原、牛羊错落有致,勾引我常常驻车下来拍照留影。






如果你与佛法有缘的话,可以在此一睹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佛光,可惜我的缘分未到啊。

在乌蒙大草原,或许我愿意化身一棵绿草、一朵白云、一滴湖水,在这么美丽的地方静静沉醉……



要说六盘水最有名的美食当属水城烙锅,从盘江雅阁大酒店移步不远就是水城古镇的烙锅一条街,入乡随俗在古镇上的烙锅店(天下第一锅)品尝水城风味。



“西部一绝”——水城烙锅。水城烙锅的做法非常简单,将适量菜油倒入浅口平底锅中,再将蔬菜和肉类倒入锅中烙至熟透,把烙好的食材蘸取配制的辣酱面即可食用。



DAY6:六盘水



现在的年轻人对“三线建设”那段历史肯定是如坠梦里,包括我这种70后也是一知半解。何为“三线”?指的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个战略构想,毛泽东主席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即北部边疆和东南沿海地区叫一线;中部内陆地区中间地带叫二线;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内陆地区,包括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和部分地区。



历史记载着贵州的劣势,也不曾忘记贵州得天独厚的优势。《黔志》曾记载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被贬贵州时也写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可想,古老的贵州有多么的山连水复,舟车难行。然而,正是由于贵州地理、地形和气候的特殊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如水城钢铁、水城矿业、水城水泥、水城发电和贵昆铁路等,在毛泽东主席的“三线建设”大构想中应运而生,奇迹般地落户水城。








从1964年起,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1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露宿风餐,来到了崇山峻岭的六盘水。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并通过场景重现了当年建设者们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








以史为鉴、以史明志。“三线建设”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博物馆的建设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到“三线建设”精神,希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永远留存,并激发现代人去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风雨声里到钟山,钟山盘水起雾岚,酷暑时节半分寒,凉都令人心自安。”这次到贵州做客只是游玩了冰山一角,多彩贵州的山山水水、奇幻溶洞及民族村寨需要你亲自来挖掘,任由自己的心去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最美贵州,好玩六盘水,我在这儿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