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园,拜访470岁的上海紫藤之最


标签:
闵行古藤园宜阳古藤 |

若问,上海种植紫藤最多的公园在哪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位于嘉定区博乐路45号的嘉定紫藤园;再问,上海年岁最长的那株紫藤在哪里?估计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呢。趁着今年紫藤花开的时节,让我陪伴大家走进闵行古藤园,拜访470岁的上海紫藤之最。
樱花谢尽看紫藤,嘉定紫藤园的规模首屈一指,但值盛花期的话人流爆满还要限流,就不想再去凑这份热闹。今年换换口味、尝尝新鲜,还是去位于闵行的古藤园看宜阳古藤吧!


古藤园,因园内这株470余年历史的宜阳古藤得名,它位于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古紫藤而俗称“紫藤棚”。据传,古紫藤系明嘉靖年间乡贤、诗人董宜阳手植。



进园先寻古藤,藤架旁挂有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牌,编号1368为上海紫藤之最。470余岁的宜阳古藤形如蟠虬、荫似天篷、干枝遒劲、盘根错节,这气势绝非嘉定紫藤园那些“弱冠”可比。



依我所见,宜阳古藤的紫藤花没有想象中繁盛,是盛花期未到还是年老而色衰?据说,它的树冠面积曾达到600多平方米,应该颇为壮观。



古藤园很小,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走马观花的话10分钟。但园内有小桥、流水,还有精致、优雅的古榭庭院,是一座娇小玲珑的江南式园林。




除宜阳古藤外,园内还有石牌坊、石井栏、石板桥等古文物。看牌坊去徽州,这些年的游走见识了不少,只是没有想到在身边就有这座由闵行老街迁来,上海地区唯一修复完整的三门四柱五楼式,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的节孝坊,立顶还清晰可见“圣旨”字样。

建于南宋绍定年间(1232年)的八棱石井栏,由塘湾镇迁来,公园特为其建造了宋井亭。


单门二柱三楼式花岗石“积翠”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250年历史,由市中心迁来。

崇德桥,花岗石平板桥。始建于民国4年(1915年),由马桥镇迁来,经缩减现石桥长3米余,宽1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