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个说法是“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河,人是张謇。人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达说:“大多数南通人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涯都是在张謇创办的学校里度过的。大多数南通人都至少有一个亲戚在张謇创办的工厂里工作过。”

张謇(1853—1926),清光绪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出身农家,苦读成才。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名驰中外。



走进南通博物苑濠南别业。似乎,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这脚步声穿透了时光岁月,由远及近,带来织机的喧嚣;又听见这脚步声由近及远,走进了金黄灿烂的历史。



资本的积累和快速地扩张,让张謇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南通由此渐入佳境,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把闭塞疏落的小城构建成中国当时最“理想的文化城市”。




曾在轮船公司任职的江石溪,即是前任总书记江泽民的爷爷。

大生纱厂的织机声犹然在耳,旋转出的岂止是丝丝缕缕缠绕的纱锭,而是张謇热切的报国之心,是他想用实业来改变教育,促进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在南通“建设一新世界雏型”,引领我们民族由此跨越清末民初的积贫积弱而走上强盛!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怎样的湍急与动荡,总有一些人会思考去做些于我们民族有益的事情,这些人就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这些人物的作为,不因朝野的更迭而被淹没,只会随时间的推移沉淀出厚厚的积淀和文化蕴涵,成为当代人植根的精神沃土。



作为南通事业的缔造者,张謇的印记与南通永远地烙在了一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