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原》

(2006-07-03 10:33:05)
分类: 默谷散记
一直想去看话剧《白鹿原》,不仅仅是因为小说《白鹿原》的著名,以及有濮存昕、宋丹丹、郭达等大碗的参予,还因为听说它的艺术形式独特,居然用方言(陕西话)表演,我可是在西安长大的,可从未听过或看过陕西话的话剧。自认为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再加上我对家乡风俗文化的熟知,相信我比一般的观众更能与它产生共鸣。可几次与话剧《白鹿原》擦肩而过,我竟然忘了这回事。
昨天我正百无聊赖地不知道晚上该干些什么,一个久违的朋友曾突然来电话约我去看北京人艺的话剧《白鹿原》,我欣然同意了。没想到昨天是话剧《白鹿原》的最后一天演出。我与《白鹿原》最终还是有这一面的缘分,暗自庆幸,也感谢朋友曾的邀请!
《白鹿原》的舞台布景很有意思,能看得出来美工师力图在有限的空间里给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的黄土高原,粗旷、贫瘠,就连真羊真牛都拉到了舞台上,再加上地道而高昂的秦腔,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已经足够了。很快我就被带进了那个叫“白鹿原”的村子。
开始听到濮存昕一张口说的是陕西话,我有点不习惯,觉得有些滑稽,尤其宋丹丹的陕西话一出场,就让人觉得是小品,相信大多数观众会和我一样出戏。有些演员的陕西话很生硬,有时还跑调,别人听不出来,我还能听不出来?因此,我常会开小差,游离于戏外。
我是没有看过小说《白鹿原》的,但从话剧《白鹿原》可以看出剧作的深度。人性自然的善与恶,在历史变迁的背景下,无奈而赤裸裸地再现出来。可能是话剧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不能把原剧作所有的精彩完整的体现,有些环节就让人觉得跳跃,自然,剧作的连贯性受到影响,观众被迫从一个时空强制跳跃到另一个时空,影响了对戏的投入。但我不得不佩服导演林兆华,敢于把这样一部难度极大的剧作搬上舞台,相对比较完整的用他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给观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