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挚友-王昌娥
郭晓晓
小的时候就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象中仙女都是最美的。没想到今生真的有幸与“嫦娥”相遇,并且成为最好的朋友。
记得十七岁的我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北京电影学院报到,我们在学生宿舍的电梯里遇到我的第一个同班同学就是昌娥。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看,因为她太好看了,就是我想象中的嫦娥,那时我并不知道她和我同班,我还猜想她是已在校的表演戏的学生,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象个丑小鸭。后来在全班第一次集合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大美女原来和我同班。因为“昌娥”和“嫦娥”的发音很接近,大家都习惯地叫她嫦娥。
昌娥是个比较完美的人,她不但外表美丽,而且心里更美。她待人真诚、重感情、善良、细致、有上进心、有正义感、多才多艺……优点太多了,不是我夸,她真是这样。你可以在影视圈里打听打听,王昌娥的口碑很好。
大学里
大学生活一直是我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尤其是和昌娥朝夕相处的日子特别的珍贵。那时,我们常穿一样的衣服,手牵手,形影不离。
记得我有一次给她梳了个“爆炸”头,搞得她让班里的同学笑她,象这样可笑的小事不知有多少。更可笑的是我们居然被人说成是“同性恋患者”。有一次,我们穿着一样的裙子去逛街,商场的售货员还以为我们是双胞胎姐妹。
排片断《龙须沟》时,我和昌娥分别扮演王大妈和二春的A、B角,就是互换角色。由于服装只有一套,每次我们俩都要互换服装,我是特别爱出汗的一个人,加上天气热,只要我穿过的服装准是湿的。而昌娥就成了“烘干机”,她换给我的总是干的,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但昌娥有个缺点就是——极其爱睡觉,我从来没见过有谁象她那么喜欢睡觉,要想让她早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大学时,班里的同学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迷瞪”。为了上课不迟到,她给自己准备了3个闹钟挂在床头上,把其中最响的铁闹钟挂在耳边,每天早上3个闹钟分别隔5分钟响一个,把同宿舍的其他女生都吵醒了,可她一翻身又睡着了。我只能每天起床后洗漱前去她的宿舍叫她起床。
一次我们正在上马精武老师的表演课,就看昌娥趴在课桌上睡着了,马老师正上着课突然叫到:“王昌娥,我刚才讲的是什么?”,昌娥迷迷糊糊地站起来,居然一字不差地把老师刚才所讲的课说了出来,大家都被惊着了,对她的睡觉功夫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不光睡觉迷瞪,连逛街也迷瞪。我们每次一起出门,她都有忘的东西要返回去拿。到了商场,她常常交完钱不拿东西就走了,我必须时刻注意跟着她后面拾物品。
多才多艺
昌娥有才是公认的。有一次,我做《欢乐总动员》的嘉宾,需要好友帮忙回答问题,她居然全部回答正确,就连主持人程前都惊讶不已,非要认识她不可。
昌娥还是个摄影发烧友,几乎我所有被认为比较好的照片都是她拍的。我跟她开玩笑说,假如有一天她不演戏了,还可以做图片摄影师,绝对不会没有饭吃。
诗更是我们俩的共同爱好,这麽多年了,我们一直保持着只要有新作就相互传阅的习惯。她的古体诗很有味道,笔锋委婉,又不失大气。以前我并不会写古体诗,还是在她的影响下开始练习写的。我常想说不定上辈子我们俩就是诗友呢。
大孝女
我选择朋友是有原则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绝对不和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做朋友。中国人都是以“孝”字为先的,从中可以判定一个人的基本人品及家教。
昌娥对家特别有责任感,她对家人心很重。在她刚刚来北京发展的时候,她就给父母买了房子。她总是操心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就连她小外甥的教育问题她也要管,有时会因此和她哥嫂发生争执,我劝她为了家庭的和睦没有必要什麽都管,她却说:“正因为是家人才应该更坦诚,我都是为他们好呀!”。记得几年前,他父亲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可把她急坏了,忙里忙外地联系最好的医院,她的心里压力特别大,可当着家人的面还要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父母为了省钱想回老家哈尔滨做手术,昌娥坚决反对,认为北京的医疗水平比较高,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十多万元钱为父亲看病,手术成功了,终于又看到了昌娥的笑脸。
昌娥不仅仅关心家人,她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她一直和我们班的主任教员
马精武老师保持联系,每逢节假日她都会记得打电话问候。就连我父母的生日她都会记得,这让我非常感动。
我们俩都有个心愿—想做志愿者。我曾经策划过一个大型纪实电视片《爱在你身边》,想通过对志愿者的真实报道宣扬爱心,昌娥特别支持,给我出了不少点子。我们都认为应该回报社会,为大众做些什麽,今后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我成了她的情敌
昌娥主演过很多戏,如:《五朵金花的儿女们》、《裸情恨》、《能不离,最好还是别离》、《老村》、《英雄》、《天使行动》、《铁甲英豪》、《大染坊》等。她的戏路很宽,从古至今,从农村到城市,不同类型的角色演了不少,且不谈戏怎样,就她准备角色的那股认真劲儿,在现在的年轻演员中很少见。许多导演找她都是让她扮演善良、贤惠、柔弱却内心坚强的角色,要是让我来给她设计的话,我觉得昌娥还可以演内心复杂、叛逆、自我冲突、人物个性有变化的角色,她是有潜力可挖的演员,相信将来在她的作品中大家会认同我的看法。
昌娥是很了解我的,她比我懂事,比我细心,总是给我许多的建议和帮助。一个月前,我在北京延庆拍摄电视剧《激情3—国脉》,我第一次从20多岁扮演到60岁,导演安战军又是一个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很严格的人,我的压力特别大,总是担心自己演不好,昌娥在电话里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不断地给我打气,增强我的自信心,她的话对我的帮助很大。每次无论我是喜是悲,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她。有个好朋友真好!
这麽多年来,我们俩能在一起合作的机会很少。当初《裸情恨》剧组在选演员的时候先定了让我演三姊妹中的二姐,在我的推荐下,又定了让昌娥主演大姐,这是一次难得的合作机会,可我因为一些其他的事不得不放弃,真的很遗憾!直到昌娥主演《铁甲英豪》时,她又推荐了我,我们才终于有了合作,可我却成了她的情敌。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关系那麽好,你还抢好朋友的老公?”我是说不清了,可昌娥却笑着说:“肥水不留外人田。”。当初上大学那会儿,我们就梦想过将来有一天可以嫁给兄弟俩,虽然这不过是个笑话,但我总觉得昌娥就是我的家人。
也许象人们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是缘分,无论何时何地彼此都牵挂着,祝福着,鼓励着……我真的很庆幸这辈子能有昌娥这样的好友。
“晓”是东方喻晓的意思,与太阳有关;“嫦娥”当然与月亮有关,相信我们的友谊一定会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