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记忆》决战兰州·鏖战

(2018-07-12 14:25:44)

《国家记忆》决战兰州·鏖战        在一片火海中,一个解放军战士

举着一面红旗,像西北荒漠里的羚羊一样快速奔跑,敌我双方都杀红了

眼,窦家山一战注定非比寻常!那位在子弹横飞的战火硝烟中扛着红旗

奔跑的旗手,堪称战场传奇!以这个旗子为信号,突击排打旗的战士在

前面冲,炮兵能看见旗子,旗子到哪,他就往前面打,就这么协同炮兵

。旗手周万顺的任务就是在步兵冲击前,指引炮兵炸毁雷区和火力点。

身手敏捷的周万顺手擎红旗越战越勇,径直向一座喷着火舌的碉堡冲去

,碉堡、雷区和火力点被一个又一个地摧毁,吃了亏的国民党守军,很

快就集中火力向高举红旗奔跑的周万顺猛烈开火,他多处受伤,起不来

了,他拾起被炮弹打断的旗杆往前走,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炮兵与步

兵完美结合,虽然马继援的骑兵凶悍无比,但却毫无施展空间,解放军

成功拿下窦家山一号阵地!周万顺和他那面不倒的红旗成为了每个老兵

心中的传奇。然而,由于战场厮杀和年代久远,关于英雄周万顺最终的

下落,老兵们的回忆却差异很大。有的说牺牲了,有的说负伤残废了,

无论是牺牲还是负伤,摄制组的搜寻一无所获。老兵们如今都一年过耄

耋,8月26日临近,对于他们来说再聚沈家岭的愿望也愈加浓烈。……数

十年前团长王学礼带领31团一举攻下了沈家岭第二道防线!悠悠岁月如

流水远逝,那场撼天动地的兰州战役,已然成为了墙壁上的历史,这支

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部队,前身可追溯到陕北、陕甘边及

晋陕十几个红军游击队,以及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战功无数,但最

壮丽的篇章当属兰州一战!在总攻发起前,第31团团长王学礼,将自己

的妻儿托付给了第四军团司令部军务科科长鲁毅,十几年的征战,王学

礼从不畏惧任何牺牲,然而顺利拿下沈家岭第一第二道防线的第31团立

足未稳,凶猛的国民党守军手持大刀如洪水般袭来,企图夺回失去的阵

地,来回往复的拉锯战,使得沈家岭变成了血肉磨坊!双方僵持不下。

决战时刻已然来临,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生死就在一瞬间。拼杀间,

子弹突然从王立功的后脑射入、左眼射出,能够活下来已经就是一个传

奇!数十载过去,沈家岭战斗已然注入了王立功的血液乃至灵魂当中,

无法泯灭!当年沈家岭上尸横遍野,第31团团长王学礼把预备队第三营

也派上了战场,此时整个第31团能参加战斗的人员已经不足300人,弹药

更是所剩无几。第31团团长王学礼跳出战壕,仔细观察守军阵地部署情

况,就在此时一发炮弹突然袭来,他就牺牲了,其实在战斗前他被提为

师的副师长,他说不行,我打完仗再去到任。如果王学礼不参加这场战

斗,或许人生就此不同,然而当提拔的命令和战斗的号角不期而至,王

学礼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加了战斗!直到壮烈牺牲。在那些活着抑或牺

牲的将士们心中,根本就没有“如果”这个字眼,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

就是夺取胜利!斗转星移,光阴如梭,当人们再次注视无数烈士倒下的

沈家岭时,漫山遍野鲜红的百合花热情奔放、尽展芳华,百合,深扎于

泥土的根系,一尘不染、洁白无瑕,一如为新中国解放事业默默付出的

代代军人,无论牺牲,还是幸存,他们都将纯洁的革命信仰,埋藏于灵

魂深处。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们,创伤已渐渐抚平,然而当集结的号角再

次吹响,沸腾的热血,让他们无法抗拒来自心底的声音!再整理一次着

装,再上一次沈家岭!就连生病在医院的王立功,听到这集结号也要出

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