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2010-03-21 23:29:03)
标签:

秩序感

米粒儿

20个月

成长点滴

育儿

杂谈

分类: ✿-记录米粒儿-✿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自从上周米爹教会米粒儿说自己大名后,她就根深蒂固的记住了,她叫墨墨。我们现在叫她米粒儿,她居然给我们纠正,说:“不不,墨墨。” 我们很无奈,教她这个名字是为了给以后上幼儿园做准备,没想到这刚学会一周的名字就顶替了叫了一年8个月的米粒儿。米粒儿永远是她的小名,不管她多大我们都想这么叫她。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秩序感吧,米粒儿的秩序感开始强烈了。

    其实以前米粒儿的秩序感也有表现,比如每双鞋摆放的位置、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她曾经对这些很有要求,老人们都夸她很有规矩。可是这两天米粒儿把爷爷奶奶全伤了,都是她那强烈的秩序感在作怪。

     事情很小,还都和厨房有关。

     米粒儿奶奶家是爷爷做饭。米粒儿从小就看到爷爷天天戴着围裙在厨房做饭,奶奶是打下手帮忙的。前天米粒儿看到围裙在屋里挂着,指着围裙叫爷爷。爷爷开始很纳闷把围裙给了米粒儿,以为她要玩。米粒儿拿到后就把围裙往爷爷身上贴,爷爷这才明白是让爷爷戴上。米爷爷晚上一直叨唠:“合着这围裙是我的专利了……”当时我们就开心的一笑也没解释什么。没想到时隔一天,米粒儿又气到爷爷奶奶了。

     昨天我没回家前爷爷奶奶一直陪着她玩玩具,等我一回去她就不让他们陪了,让我陪。我听从召唤赶紧过去,还没落座呢,米粒儿就不让爷爷奶奶在旁边了,爷爷奶奶就都去看电视了。可是米粒儿不让,非拉着他们的手往厨房方向走,最后给爷爷奶奶都带进了厨房,米粒儿满意了。奶奶问米粒儿:“是让我们在这呆着吗?”米粒儿嗯了一声。我当时看爷爷奶奶的脸色都变了,他们觉得对米粒儿这样好,结果米粒儿觉得他们就应该呆在厨房里。我赶紧和他们解释,这就是小孩儿的秩序感,她总看到爷爷奶奶在厨房做饭,所以她就认为你们该在厨房里。当然爷爷奶奶不会和米粒儿计较的,幸亏我知道这是小孩的秩序感,要不然老人们一定接受不了。可我也不能次次跟在后面解释啊。

     昨天米粒儿住在姥姥家,我把她切菜的玩具给她带过去了。今天晚上我问米姥姥:“看到米粒儿切菜了吗?是不是切得特好?”米姥姥说切得倒是不错,就是切一块就去厨房给我送去。一趟趟的跑,一次次的送。姥爷让米粒儿把切好的菜给他,她不给,非要给在厨房做饭的姥姥。这小人,又开始了!怎么就跟这厨房干上了?

    今天晚上米粒儿她爹在厅里打游戏,我就用家里台式机上网,台式机前的那把转椅舒服,我坐着腰不疼。米粒儿看见了冲我说:“妈妈,嗯” 边说边指我的笔记本。意思是这不是我的电脑,本才是我的。我很抓狂,冲她我的腰也好不了了!

   

     这就是米粒儿现在有些好笑又有些让人无奈的秩序感。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头发乱乱的,刚拆了小辫的缘故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我不叫米粒儿我叫墨墨(恼人的秩序感)
 

    以前在小巫的书《给孩子自由》里面看到了“秩序感”这个名词,说:“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与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儿童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儿童对于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儿童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石。一岁之后,孩子对于秩序的完美,有着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还在襁褓期,儿童往往已经要求周围的事物有固定的秩序,一旦这种秩序被打破,比如原来放在钢琴上的照片被挪动到柜子上,孩子会感到不安,甚至莫名地哭闹。他们坚持每样东西必须归其“主人”所有,他人不得动用。不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随意交换使用。他们坚持每个举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父母忽略了他们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导致事件过程的偏差,他们会固执地要求“重新来一遍!”

 

PS:今天中午接到了彤妈的电话,是彤彤要打给米粒儿的。因为彤彤一家中午去了我们上次聚会的那家KFC,还是坐在二楼靠窗户的那桌,彤彤立刻就说米粒儿妹妹。彤妈说看样子是记住了。这就是秩序感啊,一到这里就觉得米粒儿妹妹也应该在这。哈哈,多可爱的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