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心理健康教育C证面试活动课构思与设计
(2013-05-18 21:22:46)
标签:
活动构思与设计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育面试实施方案 |
分类: 心理教育 |
3.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
【摘要】高一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人际环境、规章制度的挑战以及自我要求的变化,使得他们面临巨大的学校适应任务。笔者尝试从团体辅导的角度对新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关键词】 高一新生 学校适应 团体辅导
适应历来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马斯洛甚至认为对于生活的适应就是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之一。学校适应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高一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人际环境、规章制度的挑战以及自我要求的变化,使得他们面临巨大的学校适应任务。适应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生活与学习质量,还会对其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高一新生在入学开始阶段大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会因此而辍学。所以,高一新生学校适应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学校适应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理论研究多而干预研究少,从团体辅导的角度进行学校适应干预的探索更少。团体辅导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笔者尝试从团体辅导的角度对新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干预,设计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走进新天地 融入新环境——高一新生学校适应团体活动
二、团体性质:发展性、结构式异质团体
三、团体目标:针对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在团体内游戏式、体验式的沟通,让团体成员认识新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挑战,学会在团体氛围中树立积极的态度,克服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团体活动中的收获迁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环境中。
四、参加对象:高一新生。
五、团体规模:以班级为单位,大约50人。
六、团体活动次数和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5—2个小时,共6次。
七、活动地点: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室。
八、活动内容与实施: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1、活动目的: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形成一个融洽、和睦的集体。让学生相互了解,学会分享与合作。
2、活动进程:
(1)形成小组:缘来是我们。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事先制作好的信号卡,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信号卡,然后寻找自己的小组成员。
(2)小组内交流:“棒打薄情郎”。通过这一过程要求每位同学都能记住本小组其他同学的姓名,达到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目的。
(3)小组间交流:我的朋友有很多。在本小组内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后,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到其他小组里,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找到你认为和自己有缘分的人(并说明缘分表现在什么地方)。
(4)公众面前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大胆走到前台,在集体面前做自我介绍,也可以谈谈自己新结识的朋友,以及自己在交流中的感受。
(5)制作小组海报。
第二单元信任之旅
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了解多种沟通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学会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让学生体验信任对于完成任务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意识,增强团队内部的融洽度。
2、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生日线。体验非言语沟通。融洽团体氛围。
(2)核心活动:信任之旅。两人一组,一个人做拐棍,一人扮盲人。盲人在拐棍帮助下走完规定路线后交换角色。最后一起分享感受。
第三单元前进中有你
1、活动目的:明白每个人在新环境中都会遇到各种适应问题。体验团体努力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共同努力,集思广益解决个人在适应中遇到的问题。
2、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今天见到你真好。以小组为单位,面带微笑向同学伸出热情的手,说:× × ×今天见到你真好,对方回应:我也是。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信任背摔。
(2)核心活动:我能适应。首先学生拿回自己曾经写的入学后的感受,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当时的问题是否还存在,我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现在看到这些内容是什么心情,有何感想?之后各组成员围坐一圈,思考并交流、分享。每个同学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给你一点建议,再告诉大家你准备怎么办。最后进行小组的总结与分享: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总结本小组讨论情况,并就典型问题分享本组同学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并对共性问题做适当探讨。
第四单元自画像
1、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增进自我了解,寻找积极适应学校环境的自我支点。
2、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轻柔体操。全体组员围成圆圈,面对圆心。先由一个同学进入圆圈,做一个肢体动作,其他进行模仿。其他组员依次进入圆圈,做一个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2)核心活动:我的自画像。发给每人一张空白卡纸和彩笔。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画的画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性,只要能体现自己的特点就可以。之后进行小组分享:为什么这么画,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哪些特点。小组每个成员手持自画像向其他成员讲述一件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后相互讨论这件事能否帮自己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能否找到连接点。
第五单元心的方向
1、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交流目前的生活、学习状况,寻求帮助和支持。寻找自我改变的突破点。
2、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戴高帽。每组一个高帽。随机选择一名同学先戴好高帽。然后其他成员开始讲他的优点,越多越好。其他成员依次类推。小组内分享:称赞别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时感受是怎样的?
(2)核心活动:审视当前,重拾信心。一名同学先将自己目前的状况介绍一下,特别是那些自己没有把握的,或者给自己带来烦恼的事情。其他成员在听他人的发言后帮忙出主意,或者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其他成员依次类推。针对同学的建议,挑选自己最想改善的一个方面,做出你的行动方案,说给大家,让大家帮你完成。
第六单元永远是朋友
1、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体验团体相处的幸福感。成员相互祝福。回顾团体历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成长。
2、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看我“走过来”。要求每一位学生面对大家,从10米外“走过来”。在“走过来”时,可以运用各种道具,但不允许重复别人的表现方式。所以学生都走完后,评选出“最自信”、“最热情”、“最幽默”、“最佳创意”、“最具活力”、“最佳搭档”等奖项。
(2)核心活动:背后留言。每个人一张16开白纸,在纸的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对留言者说的一句话,大家相互帮助用别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接下来大家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先是小组围成一圈相互留言,然后走出自己的小组,全体成员相互留言。签名结束后,示意大家停下,同学们再次围坐一起,拆开背后的纸条,阅读同学给自己的背后留言。团体分享“背后的留言”。最后,通过PPT在音乐声中回放以往活动照片和视频。成员自由发言后,团体活动结束。
通过本次辅导活动,全班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同学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班级团体凝聚力空前高涨,最大程度的促进了人际关系适应。同时在这一良好氛围中,学生更好的进行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开始以积极态度面对适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同学帮助下尝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恰当的团体辅导,新生能在新的班级环境中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并能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积极调试自己的心态,以崭新的面貌面迎接新环境的挑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