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岁九个月宝宝的七大劣习

标签:
育儿七大劣习肖肖王铭达九个月情商智商 |
分类: 育儿类 |
一、报复行为--肖肖把爸爸的拖鞋扔进厕所
连续两个晚上,爸爸一直都训斥我:“饭不好好吃,不吃就饿着,不给零食吃,不给奶喝”,“到点睡觉还满床跑,老老实实给我睡觉”
我当然生气了,也郁闷了,先把帐记在心里,可不是本来玩的很高兴,拿着筷子勺子扒拉满盘子的菜,玩的正疯呢,爸爸突然训人,妈妈都心疼呢。
今天爸爸回家,我一改以往形成的良好作风--听见门铃响会第一时间给爸妈送拖鞋,现在就只给妈妈拿,爸爸回家我也会飞快的跑到门口,拿起拖鞋就跑,跑到阳台处,放在一个小角落里,让爸爸找不到,心想换不了鞋老爸你就回不了家。后来爸爸自己去拿了。
第二天晚上门铃一响,奶奶正在给我洗手,我连手都顾不上擦了,拿起鞋就放在了盆子里,可是爸爸进来看见了,问我要,情急之下,我急中生智,一下子扔在了厕所里,心里得意的看着爸爸。
晚上爸爸跟妈妈谈我的小心思,为什么肖肖扔爸爸的拖鞋,不扔妈妈的呢,他们还真猜到了,嘿嘿。
我、红河、寥寥、洋洋,我们四个娃娃几乎是从小玩到大的,直到现在依然还是属于光着屁股一起玩的死党呢,呵呵,于是我们几个人组成了小团体,我是老大,依次为老二、老三、老四,谁都不能侵犯我们的利益。
前天,我们在小公园玩呢,我坐在小车上,一会来了一个叫豆豆的小朋友,比我们大(那个哥哥2周半),但是我一点都不惧怕,看他要来摸我的小车,我就大喊“肖肖的车,别摸!”,听我这么一喊,我的兄弟红河第一个冲了过来,趴在小车前面,挡住了前半个车,豆豆再也不敢靠近了。
还有一次,我们三个坐在小公园的台阶上认字,一个平日里爱打小朋友的哥哥要坐在我身边,我不高兴就起来走了,好像两个兄弟知道我的心思,陆续跟着我走开了,最后那个哥哥只好去别处玩了。
(1)在小公园玩耍,我总是一个正直的“仲裁者”,经常会听见我大喊:
“这个别人不许玩,给盼希”
“这是洋洋的,给他”
“这个是红河阿姨的,不是寥寥阿姨的”(连阿姨的都管上了)
(2)一天,红河摔了一跤,一直哭,阿姨怎么也哄不好,然后大家都说“肖肖啊,快说说,让红河别哭了”,我就试了试,大声说到“红河,你别哭了”,结果还真给面儿,这哥们一下子就不哭了,大家都说“还得老大出面啊”。
(3)习惯于说“傻盼希,傻红河”
四、吆三喝四,呼爹喊娘
(1)“王海滨,过来”、
“王海滨,桃子怎么说?”(指的是英文)
(2)源于春节在老家的时候,爷爷打呼噜,我觉得好玩,学会了,而且学得特别像,那天一边走一天学着他呼噜。
妈妈问:“肖啊,你这是跟谁学的啊?”我不假思索的答道:“王树么”
要是爷爷听见了,会把鼻子气歪的。
(3)奶奶文化水平并不高,一些复杂的字就不认识了,一旦被我识破哪个字她不认识,下次我一准会翻到这页指着这个字让奶奶念。
奶:“我不认识”,
肖:“你念,给我念”
奶:“我不认识”,
肖:“妈妈不是教过你么?”
估计奶奶快哭了,小祖宗
(4)一次,我们几个一起去化工大学玩,一个陌生的阿姨听我在背儿歌,就站住了听我背,等我背完了这首,阿姨说,“小宝宝好厉害,再给阿姨说一个啊”,我冷冷的回答,“我才不给你背呢”。
阿姨肯定伤心了,妈妈说下次不许这样。
五、瞎话连篇,张口就来
也不知道怎么就这样了,什么瞎话都能说得出来,而且不假思索,张口就来了。
比如,中午妈妈回家,通常会问 “今天去哪儿玩了?”我就会随口瞎说“去小公园了”、或者“去鸟巢了”、或者“去海淀公园了” 、或者……
再如,妈妈问“今天都看见哪个小朋友了?”我也会张口说上一通,有见的有没见的,瞎说吧!
前天中午,睡醒一睁眼,就开口胡说,
“小鸡鸡哪去了呢?阿姨拿走了吧?!”
奶奶听了大笑,“哪个阿姨啊?”
“李曼呗,李曼!拿来!”
天啊,李曼是妈妈的同事,只是有时来跟我玩会,我怎么这么能胡诌呢?李曼的人格就这样被我侮辱了!
六、小气,独生子的通病
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动、不用吃、不能用。
清明小长假,太阳特别大,妈妈要带我下去玩,给我涂了防晒霜,妈妈也顺便也往她脸上涂了点,我立刻朝她大喊,“肖肖的油,肖肖的油”。
昨天晚上,妈妈回来看见桌上放着我没喝完的酸奶,拿起来想喝,这可不行,“肖肖的酸奶,妈妈不喝”
七、强烈的物质归属感
谁的东西、物品就是谁的,要分的清清楚楚,一丝不得模糊。
手机:妈妈的、爸爸的、爷爷的,谁的就是谁的,不能混用,也不能“借用”和“被借用”;
零食:妈妈打开的,就是妈妈的,妈妈可以吃;奶奶打开的,就是奶奶的,奶奶可以吃;如果打开了,先给了我吃,嘿嘿,不好意思,都是我的了,你们谁也不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