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史研究资料:孙我愚及其撰写的“皇清处士侯选州吏目和三公墓铭”

(2024-07-01 13:26:29)
标签:

历史

史志

教育

文化

育儿

清史研究资料:

        孙我愚及其撰写的“皇清处士侯选州吏目和三公墓铭”

                              和富博   注疏

         孙我愚,字季鲁,高苑县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准确生卒年月不详,大约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卒于康熙年间。他未入仕途前,曾在新泰县羊流镇和庄和僭家当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先生,是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

         新泰市羊流镇和庄,自古就有重视学习的传统。特别是明清两朝,人才蔚起,文风鼎盛,兰桂满堂,是有名的“乔木巨族”。“一时从遊甚众,济济同堂”,是孙我愚记录的新泰和氏学堂的教学场景。

         孙我愚十几年的执教生涯,为和僭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新泰和氏祖谱》记载,“和僭的十八个孙子、三十六个曾孙、四十八个玄孙,有十一位进士,两位庠生,两位武生,一个州史目”。这虽然不是孙我愚一个老师的教学业绩,但却与孙我愚的教学不无关系。孙我愚也受到了和家“阅十余年而忠敬相待,始终不贰”的尊敬。

       当然,教学相长。在和家众多弟子先后考取了功名的同时,孙我愚也于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成功科考了副榜贡生,被选为青州高苑县教谕,敕赠修书郎,而离开了和家。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孙我愚与和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清康熙甲申年(1704年),年迈的孙我愚因“致仕归”,“复以事至新邑”,再次来到了新泰和庄,时逢“年当大比,又蒙敦请,再留于西席”。这时,和僭已去世,他追思恩公,撰写了这篇“皇清处士侯选州吏目和三公墓铭”。

         本文语言精练,文风朴实,所列事项均与《泰安府志》、《新泰县志》及《新泰和氏祖谱》所记下的事项高度吻合、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皇清处士候选州吏目和三公墓铭

      癸酉科副贡任邹平县教谕、后学盘阳郡弟子、年家眷晚生孙我愚顿首拜撰文

        公讳僭,字柱石。本以布衣,耕读为业。不求闻达于当时。勤俭特家,唯冀贻谋于后世。不幸运际鼎革,国势仓皇,人民离散者所在皆是。而公抚有室家,安堵无恙。吉人天相,其此谓乎?

        盖公以慈祥居心,以善良训世。有贸易者,借以资本;有饥寒者,周以衣食;有婚丧不能举者,不难出所有以助之。其济困扶危,救难拯急,大率类此。是以三多并臻,生有七子:

         长曰美,字尊五,忠厚长者流也,孝友为政,仁让化俗,敦睦之风于今不替;次曰衷,字寅恭。赋性温柔,于世无争,和平乐易,宜于卿里;三曰声,字玉振,御物能容宽弘,有量轻财,重义惟公之长;四曰埙,年方弱冠,少亡可惜;五曰兰,字芳谷,义气过人,慷慨激昂,所谓豪杰士也;六曰篪,字应伯,喜弓马善骑射,勇略冠群,其孙武才乎?七曰霞,字汉章,刚方正直,恶言不入,有仲氏遗风焉。

        而且,振振公孙,十有八人。美男二,大生、大德;衷男四,大猷、大谟、大器、大拙;声亦男四,大士、大受、大夏、大权至于大成大任。兰所出:大典、大臣、大训;篪有三子:大经、大法、大韶;霞亦三男。

       仆舆诸兄弟,素不识荆,而乃教子,读书延名,师使就北面。予亦谬膺荐举,叨居西席。一时从遊甚众,济济同堂。而允升集九,颇沉潜,是以先登士録,早步宫墻。余亦相继入泮,身列胶痒,猗与盛哉!人才之隆,非我太公之裁培,不克至此。

       尤难忘者,予在东家,阅十余年而忠敬相待,始终不贰。此固诸兄之古道皆遵太公之家法与?继而别诸生回故里,筮仕邹邑官效一职。簿书之暇,非不念我故人。但天各一方,远莫致之。唯有付之神交,得诸梦想已耳。嗣后晚年,致仕归、治田园于甲申岁暮,复以事至新邑。不意年当大比,又蒙敦请,再留于西席。维时太公既没,孺人继亡,以寿考之,公享年九十,徐孺人享年九十有三,王孺人享年八十有四。

        呜乎,白首偕老,自古为难,况如公者不越期年,而夫唱妇随,接踵以逝,是又仅见而罕观者矣。今日者,太公之音容,诸兄之模范,杳不可觀。而今孙辈及门而登岁荐者若而人,私淑而食廪饩者几何,士至于附学、增生,曾孙中已有数人。他如业儒,成童不可胜纪。下而元孙辈,亦森森竹立,未有终穷。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依”。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信斯言也,宜莫如公。爰勒之石,以作誌铭。铭曰:

       呜呼我公,行表言坊,威德至矣。天降之祥,期颐称瑞,既寿而康。人才蔚起,兰桂满堂。子以传子,螽斯着美。孙以及孙,瓜瓞绵长。义方垂训,永继书香。发名成业,于公乎有光。



注释:

和三公:指和僭,字柱石。准确生卒年月不详,约出生于明代崇祯年间,卒于清代康熙年间,享年91岁。州吏目:官名,清代各州设置的掌理刑名的办事官员,佐理刑狱并管理文书。本文选自《新泰和氏祖谱》。

运际鼎革:运际指个人时运,特别是指当时的社会形式或环境。鼎革:指建立新的,革除旧的。运际鼎革是指改朝换代的战争环境或时代。本文特指处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战争年代。

安堵无恙:指没有受到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战争的骚扰,安然无恙。

大率:大概、大致的意思。

三多并臻: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臻,至、来、到。祝颂之辞如“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仲氏遗风:指子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姓仲,名由。仲氏族人多继承了路遗风,重礼仪,尊长辈.辈份有序,全国不乱。

素不识荆 :出自《韩非子·和氏》。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位于今湖 北南漳县境内)得到了一块宝玉。但两献楚王却无人识,此乃人之常言“有眼不识荆山玉”的来源。 

谬膺荐举:谬膺,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荒谬,或荒唐,错得离谱义愤填膺。谬膺荐举的意思是指自己来和庄教书是被介绍人花言巧言推荐而来了。这是作者的一种自谦的一种说法。

叨居西席:是指在别人家做私塾先生的自谦的说法。 

允升集九:《易经》中有“初六允升大吉,上九视履考祥”之语。这里指的是吉日好运气。

入泮: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胶庠: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

猗与:亦作“猗欤”。叹词。表示赞美。

大比一般指乡试。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

私淑,指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受其影响的,称之为私淑。是指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承传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廪饩,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膳食津贴,或薪给。

元孙: 指玄孙,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或称儿子的曾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