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经济数据出炉,消费品通胀继续,工业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出口虽然表面增长,但是明显是热钱流入造成的,4万亿投资带来的各行业产能过剩和效率低下初步显示,M2同比大幅增长,只有房地产数据一支独秀,但是随着国五条等放假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也进入一段较长的成交低迷期。世界各国纷纷大幅降息,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创新高,这种形势让人民币成为世界各大对冲基金的标的品种,造成近期大量热钱流入。
说通俗一点,就是通货膨胀依然严重,国内消费能力持续下降,实体产业形势严峻,前期的各种盲目大规模投资造成各种生成过剩,同时又面临国际各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出口萎缩压力。国内货币持续超发,热钱还持续流入,通胀压力有增无减,但是实体经济面临很大的困难,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在这种形势下,宏观调控举步维艰,控通胀需要收紧货币和加息,但是那样本已恶化的实体经济将更加雪上加霜,如果刺激经济降息和放松货币,甚至继续大规模投资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会看到一点成效,但是将来会进一步加大通胀,造成更大规模的生成过剩和产业危机。可以说,在一次次的调控和刺激经济投资等过后,国内经济面临这一个生死关口,一步走错,将万劫不复。
笔者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在这种形势下宏观调控还不如壮士割腕,主动接受前面一些不正确措施带来的后果,不再死抱GDP增长的目标,让产业接受一次市场选择的洗礼,把一些表面的快速增长数据降下来,适当降息,从而主动让人民币的国际形象下跌,把经济降下来就是把货币降下来,这样一直硬挺着真的不是办法,短暂的经济低迷总比日后被国际资本洗劫后,留下一片狼藉要好得多。现在国际资本模仿当年洗劫日本的路线越来越清晰,而且形势也越来越像,待到人民币持续走高,实体经济无法再继续勉强的维持高增长的那一天,国际资本的撤离将会留下一片狼藉。
主动把GDP增长降下来吧!GDP的高速增长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负担,尤其是最近几年,这让实体经济已经累积了太多的隐患,越晚动刀,后果将会越严重。其实实体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衰退期,不是简单的宏观调控能刺激够挽回的了,必须要大动手术了,把那些表面支撑GDP高增长的非实体经济毒瘤割掉,才能在阵痛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呼吁归呼吁,指望主动自割毒瘤可能是一种奢望,未来更可能的情况是在逐步的衰退中病情爆发,最后被人洗劫一把。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说一切行业和投资都是危险的,捂紧你的钱袋,在适当的时候换成其他货币,非要挑几个影响稍小的行业的话,就是医药保健和食品饮食,只是到时候不知道通胀要达到什么程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