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向来痛恨北方的食物,总体印象不是腥臭的就是粘糊糊的。在北京一个星期说短不短,吃了很多顿,留下印象的很少。
第一顿选在新疆驻京办事处,那里现在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新疆饭店,烤羊腿、大盘鸡、抓饭、烤串、酸奶、石榴汁是它的拿手。新疆特色大概是小猪唯一认可的北方口味了,吃得很尽兴。
由于小猪单独的闲逛太多,星巴克成了最好的选择,前后去了三次,尝遍所有口味的咖啡,味道确实不错,可外国人的糕点甜得发腻,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猪都不会再去了。
都说到一个地方千万不能窝在宾馆里用餐,应该走出去吃吃当地美食,可小猪想起北方发臭的豆汁和死面疙瘩不寒而栗,老老实实在五星级酒店吃奢华的早饭,貌似奢华其实普通的早饭。第一天为了拍照凑了个全家福,第二天食量锐减,一碗馄饨一杯酸奶就够了。
大宅门是地道的京菜连锁,装修考究服务细致,员工都作旗人打扮,说话风趣。不过仅限于此,那些所谓的特色菜芥末墩啦醋泡花生啦爆肚啦功夫面啦,一点都不合小猪胃口,只好就着两道南方菜吃饭。这种高雅而不美味的菜,吃一次还好,不会有再吃的念头。
总算有人请吃对胃口的东西了——开遍北京的海底捞,其实就是麻辣烫,向服务员打听老板哪里人,答曰“四川人”,难怪这么好吃!不过吃海底捞的那天正处在冲昏头脑的花痴期,屡屡走神不时偷笑,吃得很少,都有些什么完全不记得了。
府学胡同的沂蒙风情是老猪很爱的店,据说有很多昆虫,什么蚕蛹,知了之类。小猪很害怕,只吃了蚕豆牛肉、山东煎饼和羊杂汤,汤腥得要死,生的蒜苗好涩,还把嘴巴弄臭了,搞不明白有什么好吃。
还好这一年学会了做饭,不然真到了北京该吃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