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金融脱媒下的经营策略的调整——2011年股份
(2011-09-21 15:02:38)
标签:
转载 |
分类: 银行业 |
金融脱媒下的经营策略的调整——2011年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实录
演讲者: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
兴业银行李仁杰:尊敬的阎主席助理,肖主任,各位行长,上午好!我讲的题目是“在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转型”。
首先从形势上讲,我觉得我们面临三个形势变化,大家都讲到利率市场化是种必然趋势。现在看来这种利率市场化进程可能会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第二个形势,就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也会加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五年,我们国家间接融资比重从85%下降到58%,从欧美国家来看,间接融资比重一般是在40%以下,随着这种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我认为间接融资的比重一定会进一步下降。所以我们经常称之为“脱媒的时代到来”。
第三个形势,从我们经济与金融关系来看,金融一定要服务于经济,从我们国家来说,像阎主席助理讲的,现在还不是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所以,金融服务于经济,金融一定会持续地深化。这种深化表现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一方面社会财富增加要求有财富管理的服务,另一方面从客户融资角度讲,也希望融资渠道更多,融资成本更低。所以金融的深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该怎么变?
首先,当然我们传统的贷款业务会发生变化,高评级的企业,资质比较好的企业可能更多地通过直接融资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去融资,银行的信贷客户可能要往下沉,更多地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客户。
第二,在传统的支付结算领域方面,我们也要加快转型,更多地发展现金管理以及大家现在都看到的所谓第三方支付这个领域。我个人认为,银行在这个领域也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
第三,作为银行,还要继续转型,这个转型,我们过去说银行结构变化,在座股份制银行在发展过程当中,对内控业务依赖性比较多,这些年,我们加大了零售业务的比重,加大了中小企业业务比重,我觉得还不够。随着前面讲的形势变化,我们还要努力发展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讲了,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金融资产的增加,客户必然要求银行帮他理财。同时,客户的融资的需求更加多样,有资产,没有现金,或者有未来的现金,如果银行光靠过去的贷款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一定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业务,发展结构融资业务。所以,必然带来了投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财富业务的发展,由于投行业务的发展,必然带来后面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三、在这种业务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由于这种业务的需求更加多元,金融的发展更加深化,所以,我们对银行的经营、银行业务的范围,我觉得从思想观念上要改变。从全球来看,目前实际上金融业是综合经营,尽管经过了这次金融危机,大家都在反思这个综合经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的反思更多的去健全制度,完善制度,而不是去走回头路,从欧美国家现在探讨和出台的法律来看,并没有走回头路,而是健全制度。
因此,综合金融、综合服务,我认为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尽管这条路走下去还会有很多曲折,甚至有很多的争论,但是方兴未艾。
作为市场的主体,也就是作为我们的商业银行来说,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一是做好自己市场定位,做好自己的业务规划,不打无把握之仗;二是做好内部的风险管理,比如说防火墙的建设,风险敞口和资本覆盖;要加强内部的授权和流程的管理。因为业务发展过程当中,风险是必然的,关键是内控怎么去加强,做好制度的建设、流程的控制。
我们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适应这种形势,改变监管的思路。比如说,在监管上如何打破目前的这种机构监管格局,实行功能监管,也就是你做什么业务,受什么业务机构的监管。在市场准入上,也希望能够公开透明,定立标准,把这个标准公开透明之后,对市场主体,自己可以去对照这个标准去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这方面的申请。而不是、不希望采取个案报批的模式。
也希望市场能给一个公开、透明、平等的环境,比如说,内资、外资。国际上,这些大的金融机构都是综合经营,他们进入中国之后,实际上目前也是综合经营。国内的金融机构来看,国有大行实际都已经是变相综合经营了,也希望给我们在座的这些具备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同等的待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