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衡量银行业绩指标,不应仅关注净资产收益率ROE

标签:
转载 |
分类: 银行业 |
=====记得好友 我思故在 曾经有一篇文章《几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再考察(修正版)》,就衡量银行业绩标准,曾经和 复利先生 探讨过。=====
复利先生:
观察银行我认为抓住几个要点就行了
1、该行战略,看它是否干傻事
2、五至十年贷款增长与不良贷款的匹配程度
3、存款增长情况是否最好
4、经济外部重大不利影响
5、剩下的盯着ROE就行了
别的成本收入比等等很多指标基本看看就行,也就是只要保持高ROE,看保持高ROE的可能性,及影响ROE的不利因素就行。其实银行跟整体国家的经济情况相关的,只要GDP下降太厉害,银行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心悦不认同此观点)
我思故在:
认同兄台的观点。
不过对其中一点有异议:衡量银行业绩的应该是ROA,而不应该是ROE吧。缘于银行巨大的财务杠杆。一点愚见。(心悦较为认同此观点,但是ROA与ROE都要看,因为反映的视角各有不同。两者比率孰重孰轻?本文末尾,将作出解释)
复利先生:
一样的,ROE才是根本。兴业行长有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讲的就是ROE是考核银行的道理,这才是好领导!呵呵!
·················································
=====其实,个人认为“投资者不应过度关注银行净资产收益ROE。银行资本金的总体规模、风险加权以及它们的流动性资产缓冲强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来让我们看看伦敦金融学院彼得·塔尔·拉尔森 教授的文章《投资者不应过度关注银行净资产收益ROE》。=====
·················································
http://s9/middle/6464b501x76bcd54edcb8&690
该比率不能体现银行资产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因此很难用它在不同银行之间作比较。银行在任何时期的ROE,都无法用来预测其未来的表现。
在繁荣的时期,高风险的贷款会比安全的贷款带来更高的ROE。但当周期改变的时候,很多高风险贷款就会变成坏账。最近一份欧洲央行研究发现,银行在繁荣时期比其他信贷机构拥有更高的ROE,但在危机时期则承受更高的损失。
衡量的时间跨度越长,以ROE作为标准就有意义。但即便如此,ROE也会被杠杆扭曲。以两家同样拥有1000亿美元的银行为例,两家银行在一年内均获得1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一家银行拥有100亿美元的净资产,而另一家银行则只有50亿美元的净资产。第一家银行的ROE仅为10%,而另一家银行的ROE则是第一家的两倍多。
应该承认,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用杠杆来提高ROE。但是这一效应对银行来说更为显著,因为银行的净资产基数在银行整个资产负债表中只占有非常小的比率。所以那些担心金融系统风险的人,应该将银行的高ROE作为一个报警信号。但投资者和监管者则应该将业绩衡量标准范围扩大化。银行资本金的总体规模,风险加权以及它们的流动行资产缓冲强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ROE为基础的业绩目标(特别是这一目标作为薪酬标准时)是非常危险的。在繁荣期,投资者们过度关注ROE将鼓励银行承担过度的风险,借助杠杆来美化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即使目标现在已经被降低,但危险在于,这些银行还会重复的犯这一错误。
·················································
(心悦补充)下面为部分银行比率对比
http://s9/middle/6464b501x76bcbb810c18&690
(心悦补充)
一般来讲,一家企业的业绩能力主要分为4种能力。即,1
盈利能力
上市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也是一样,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 和 净资产收益率ROE 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盈利能力。
ROA
总资产收益率 ROA = 净利润 / 报告期平均总资产。
其中,报告期平均总资产 = (报告期初总资产 + 报告期末总资产)/ 2。
总资产指的是银行规模,总资产收益率(ROA)表述的是——银行利用所有资产而产生的获利能力。ROA越高,说明银行的举债能力越强,利用财务杠杆的效果就更好。
ROE
净资产收益率 ROE 的算法比较烦杂,最为简单的算法是:
ROE = 净利润 / 报告期末净资产。但对上市银行来讲,比较准确的算法为,ROE=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而净资产需要用总资产减去负债资产,净资产收益率(ROE)反映的是股东投入的资产所产生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ROE越高,短期来看,说明这家银行给股东带来的回报高,但从长期来看,也许是这家银行通过增发、再融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变大,所以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增发和再融资给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最大的。
像兴业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大银行相比,胜在成本控制比较严格上。招商银行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上起步早,经营方略和管理制度在业内很有竞争力,因此其净资产收益率高很正常。
净资产收益率排位第一的银行,有时候是因为该银行的核心资本金减少。核心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一般风险准备等项目。核心资本金越少,就会导致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即所有者权益变小。在商业银行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该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当然高企。
净资产收益率排在最后的银行,不一定其盈利能力不好。假如该银行通过上市增资,提高了股东权益,而净资产收益率为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比值,分母变大,净资产收益率减少。而新募集的资金估计会在未来1-2年之内,才会显现出来其净资产收益率。就好比某些银行去年增发过,增发的资金也不能马上产生收益,因此暂时拖累净资产收益率很正常。
那么如何剔除增发的因素,考察一家银行真正具有净资产收益率的优势?由于各银行的拨备、五级贷款分类、收入结构都有差异,因此很难讲。如果要真正考察,则从上市5年左右的银行,才开始能分的出来。不能单独依靠净资产收益率判断一家银行的盈利能力,这是不准确的,还需要考察银行利润本身的增长幅度,以及看银行资产是长久以来就有的,还是最新形成的。
对于某些城商行来讲,比如宁波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它们已经实现跨地区经营,也兼并、并购了一些其他银行,业绩增长很快。
而某些中小银行,比如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因其贷款规模扩大,以及成本管理严格,直接导致成本降幅快。
而对于新上市的银行来说,在上市前会处理坏资产,又通过上市增加了优质资产,因此提高了资产质量,这对新上市银行影响很大。因此,新上市银行比老上市银行这两年发展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