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刘永好的投资决策过程
(2011-05-11 09:25:12)
标签:
转载 |
当公司面临一个新的机会时,或者刘永好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时,求证的过程远远比决策的过程漫长,刘永好会不厌其烦地找到各方面人士,自己查看各类资料,不急于作出决定。
史玉柱:“我以前投一个项目,头脑发热的时候,在1993-1995年,什么可行性报告,我都不要,都是看面子上的东西,然后大家一起开会,一拍脑袋当场就决策,这个事就做了,资金就投下去了。现在,比如说我们65亿要投民生,就会思考到底有多大的风险,把所有都列出来,如果中国地震了怎么办?如果中国发生核战怎么办?如果中国发生重大经济危机怎么办?我们会想各种最坏的结果,胆子小了。以前,核战那么低的概率,不考虑。”
原文地址:刘永好的投资决策过程作者:混乱中的秩序
快,当然是刘永好的一贯做派,而谨慎,大概是刘永好在多项合作案例里给手下、给对手最深刻的印象。他当然快,但只快半步。在外界看来刘永好的兼并案、收购案五光十色,其实刘永好一直在启动着自己的刹车系统:他首先打开了自己的眼界,广泛搜寻各种商业机会,然后,当机会真正来临时,他开始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不”思维,逆向证明眼前的机会是否可行。
刘永好的手下都知道他的习惯,当公司面临一个新的机会时,或者刘永好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时,求证的过程远远比决策的过程漫长,刘永好会不厌其烦地找到各方面人士,自己查看各类资料,不急于作出决定。
作为一个在商场鏖战多年的企业家,刘永好对各种商业机会显然有敏感的把握,而且,冲着他来的机会实在太多,刘永好显然没有冲动,他的办法依然是论证、再论证,开投资决策批判会,批不倒的才可能是好项目。
公司的决策从来都是:刘永好不可一票通过,但却可以一票否决。
后一篇:段永平论BY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