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非典型”中国人
(2011-01-28 11:26:19)
标签:
杂谈 |
李娜——“非典型”中国人
喜欢李娜的几点理由?有球迷这么说——1.打球具有进攻性、侵略性,与中国人柔韧性强而力量弱不同;2.不给领导面子。北京奥运会时对不文明观众怒斥,不顾国家领导也在现场看球,尊重体育精神;3.对钱的态度鲜明。坦承最想挣钱,同时又曾捐出150万给灾区,亲自送去,不诈捐……
李娜曾倒追老公怒斥媒体 问题女孩变下一站天后
李娜要先养活自己再做慈善
2010-10-10 11:51:00 来源: 宁波晚报(宁波)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如果能去总决赛,我会在晚宴上穿旗袍。”“有时候也遗憾,7年前没有生小孩。”“办网校和做主妇,两个理想不冲突。”昨天下午中网半决赛以两个3:6完败于俄罗斯名将兹沃娜列娃,李娜没有因为失利影响心情,发布会上侃侃而谈,从慈善到育儿,娜姐很坦率。
“娜”些钱 先养活自己
此次将中网参赛奖金捐出,是李娜继马德里站比赛之后又一次“捐奖金”的善举。“除去一部分捐给玉树,我还会把奖金捐给儿童基金会。希望捐款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我现在没有精力自己做,所以会捐钱给基金会帮我做。”对于是否会有长久的慈善计划,李娜笑着说,“我还是要先养活自己呀,看看每年的奖金情况,再看能怎样去帮助别人。”
李娜笑着说,“我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答应了就要做到,不能敷衍大家。”李娜称暂时不会成立个人基金会,“我现在不想消耗太多的精力,而且等我退役了,没准就没人关注我了。”
“娜”些事 常挨教练骂
除了慈善,李娜还准备办自己的网球学校。她说起自己21岁退役时的经历说,当年自己经常挨教练骂,以至于失去了打网球的信心。“9年中,成绩在提高,但心理有阴影。她(主管教练余丽桥)不是一个喜欢表扬队员的教练,9年来我从未受到一次表扬。”她希望在自己的网球学校里,孩子们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希望他们能有丰富的生活。
如今李娜说来说去,话语中始终离不开孩子,她继续“爆料”称自己后悔当年退役时没有生宝宝。不然,孩子应该有7岁大了。“我要带孩子去孤儿院等地方和其他孩子多沟通,不要‘圈养’,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圈养’性格会变扭曲。”
“娜”些话 与记者斗嘴
在普遍缺乏个性的中国体坛,28岁的李娜绝对是运动员中的另类,心直口快是她的标签,“强势”也成了人们形容她的频率最高的词汇。
李娜在2002年突然退役,原因是与国家队教练与管理者的矛盾让她无法忍受。尽管在2004年初复出,李娜的个性依旧没改。她代表国家队参赛,又多次炮轰国家队的做派;她与初恋对象姜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却又多次在公开场合给对方难堪。去年温网第三轮,看台上的姜山提醒李娜不要着急,李娜毫不留情地回了句“给我闭嘴”。比赛中途被“骂”离场,这是姜山作为丈夫的义务之一。
与记者们打嘴仗,则又是李娜的家常便饭。本次中网的第一场发布会,李娜就显得很不高兴:“没有机会进总决赛名单?谁说的?”闯进八强后,有人说湖北网球队正在培养新人,李娜马上强硬回应:“我才28岁,还没走下坡路,你想听到我说什么?”直到昨晚结束了比赛,李娜仍在跟媒体较真:“我在中网的奖金有100万?你是怎么算的?”(
李娜式幽默感染世界
李娜的幽默逗乐了所有人,看台上的丈夫姜山(左上图)也咧嘴直笑。
开局不利都是呼噜惹祸
坚持到底再去尽情刷卡
李娜:现在我为我自己打球
FT中文网
在打入周六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并由此成为中国最成功网球运动员之前,李娜就已因她的纹身而在中国名声大噪。
她文在胸上的一小朵穿心玫瑰也许在女子网球巡回赛上算不上扎眼,但在文身并不普遍的中国,这却是十足的张扬个性。以前,李娜还会用胶带把文身遮起来,但现在再也不用费这个麻烦了。
李娜在今年首项大满贯赛事中的表现,已引起人们对她另一种反叛行为的关注,而这种行为可能对中国体育的未来产生更重大的影响:两年前,李娜等四名女网运动员脱离了中国僵化的体育体制,获准自主经营职业。
“年轻时,教练和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李娜表示。“现在我为自己打球。”
有关中国体育体制未来的争论,象征着中国社会追求张扬个性的年青一代与目前仍盛行的家长式作风之间一种更普遍的矛盾。
“我们的领导也好,媒体也好,都喜欢那种听话的、没性格的、八面玲珑的、温良恭简让的人,而李娜显然不是,”诗人赵丽华在微博中如此表示。“(我)喜欢她的随性……喜欢她的一意孤行和独孤求败。”
中国的苏联式体育体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达到了顶峰——主办国在金牌榜上位居榜首。有前途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被挑选出来,去接受全日制训练。教练控制着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几点起床到打什么比赛,而运动员赢得的奖金有一半以上被上层领导拿走了。
但自从2002年姚明赴美国打球以来,这一体制就一直面临着压力。不仅一些高奖金项目的运动员想留存更多的奖金收入,而且在一些运动中,遵循当前体制的结果只会令人失望。
当姚明刚到美国打球时,教练让他用扣篮来震慑对手。“他当时非常不情愿,因为扣篮被当作一种个人主义,在中国是不被认可的,”布鲁克•拉尔默(Brook Larmer)这样表示。拉尔默曾撰写过一本讲述姚明的书。后来,姚明每次拒绝扣篮后,教练就让他的队友在场内跑圈,他终于妥协了。
李娜承认,如果没有领导们的压力,她年轻时不会去打网球。但她也曾因为对中国僵化的体制不抱幻想,而告别体坛两年。
2008年,当她和另外三名顶级球员获准脱离体制、并可留存逾90%的奖金收入时,体制内的批评声音四起,尤其是一开始她们的成绩都不甚理想。
高级体育官员蔡振华当时曾表示:“从目前来看,金花们单飞之后的表现并不理想。至少我个人认为,单飞目前不适合继续推广。”
但在今年在澳网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之前,李娜去年就和队友郑洁用双双杀入澳网半决赛回敬了批评者。她们的成功还导致中国人——尤其是富裕的都市人——对网球运动的兴趣急剧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