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梁文道《我执》

(2011-05-16 21:57:58)
标签:

梁文道

我执

文化

分类: 偶尔读书馆
阅读:梁文道《我执》
 印象中不喜欢梁文道,觉得他太罗嗦了。前几天小君说想   看《我执》,就在当当网订购了一本。5月的武汉异乎寻常的   有点冰凉。同志们兵分两路,或凤凰,或张家界,旅游去了。   整个公司零落着几个人,想来也是无心工作。翻看《我执》,   读了两篇,放弃。不过看邓小桦写的序《星辰也有忧郁的影     子》,摘录两段:
为什么爱情、死亡和战争是人类文学史上三个最重要的主    题?我想是因为这三件事物都会将一个无法内化的绝对他者、  一种无法掌控的陌生状态强行置入个体的生命。而如鲍德里亚  所说,战争现在已变成不可见得按钮游戏,杀人不见血;而日  常的死亡已经被干净文明卫生的医疗系统隔离,爱情就一枝独  秀地成为今日最普遍的经验及主题,经得起无穷诠释。正如那  个耳熟能详的神话:人在被创造时本是完整的同体生物,后被  分成两半,孤独的一半流落世上,永远追寻那与自己完美相合  的另一半。爱情是对完满的追求,而其基础是核心性的匮乏。  (故事令人悲伤的注脚是,世界这么大,谁也保不定能够找到  那完美的另一半,我们也许便会在孤独和缺憾中等待死亡。)  那么,我们正是在无法接近爱情的时候,才能更透彻第理解爱情的核心和本质。

根据心理分析,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失去了与欲望对象的距     离。焦虑是因为太过深爱,在失去的时候便把自我和欲望对象融为一体。“爱欲”二字相连,欲望与爱情同构。拉康非常浅白第解释了欲望的本质:出于生理的要求,是“需要”(need),如婴儿饿了就要吃奶,会哭;而与抽象的需要有关的,如婴儿渴望母亲的爱,是“需求”(demand)。有时不懂自己的婴儿会以need的模式表现demand,如果婴儿想要母亲的爱,会像想吃奶那样哭;但如果母亲不给予爱二只给孩子吃奶,其实婴儿无法满足,这便产生欲望(desire)。desire=demand-need。desire就是抽象的永远匮乏,无论它看来有个多么确凿的目标,它其实只是一种永远追寻的无法被满足的驱动力(drive)。能超越欲念的大概就是修行吧——那么修行者就是与欲念最接近的人了。

情人就是那不在身边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远消除不了他流离他方的幻觉,与自己被留在原处无法跟随的惆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