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偶是海猫
偶是海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82
  • 关注人气:40,7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读书札记01:童年阅读

(2009-12-12 17:02:39)
标签:

童年阅读

儿童文学

阅读推广

育儿

分类: 童书阅读
在新浪亲子论坛看到taole888发的一篇帖子“我的亲子阅读1-细聊《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很是强悍。恰好今天读完第1部分——童年阅读,做了一些读书摘要。


--------------------------

一、六人印象(听过梅子涵和王林的讲座)

梅子涵:通过讲故事讲书,很不错;不过讲道理很诗意,比较不好懂。
朱自强:理论家。介绍阅读理论、观点和书籍挺不错。
徐冬梅:实战派。思路清晰,常常用儿子的故事来说明问题,很实用,很好懂。
阿  甲:实战派。结合实战的思考角度常常激发出新思路。学法律的,思路严谨清晰,操作性比较强。
彭  懿:像个诗人。
王  林:印象不深。

二、不完全读书札记:童年阅读

1、阅读是不是一种本能?

《阅读史》的加拿大著名作家曼古埃尔:阅读几乎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爱默生:会读书的人应该是一个发明家。

黄庭坚: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乔姆斯基:幼儿一出生就有一个普遍拥有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语言的结构。这种结构和孩子出生后的发   展、认知和学习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本能的,是与生俱来的。

平克被称为继乔姆斯基之后的一个语言天才,他有一本书《语言本能》。在书中,他多次强调:三岁的孩子是一个句法的天才,一个婴儿是一个语言方面的天才。

洪兰:阅读能够刺激神经,脑袋不但越用越灵光,还能避免阿兹海魔症。

杜威:教育不能忽视不学而知的能力。

《教养与天性》谈到阅读这个问题,我觉得它一定是与本能相关的一种东西。

人类对于语言等的能力来自本能,但这种本能也会随着外物发展和改造而受到某种改造。这也是麦克卢汉提出的一个论点。我们在保留本能的渴望之中,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多多少少类似于宗教式的某种情感的东西。

我们如何唤醒孩子?技术层面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一种社会模仿。社会模仿这样的一种本能,一种学说的理论体系,实际上对于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来源。

日本有一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其实你们关注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一般的孩子在一岁三个月左右都会说母语。这是一个巨大的本能驱使下的学习。就是孕育一种语言跟实现之间认得一种巨大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实现就让孩子有动力去学习语言。

我们现在来谈阅读的时候,最好把它定义为对纸质的一种阅读,也就是说,定义为对书面语言的一种阅读。

对儿童来说,游戏、生活可能就是重要的生命本能。孩子很爱阅读,但生活胜于阅读。我强调运动,强调健康,其次才是阅读。对于阅读的定位,我觉得不能把它强调道至高无上的高度。生活比阅读更重要。这方面的典型就是沈从文,他说“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童年阅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定义?

童年的阅读是不是可以包括两方面:自主阅读和聆听阅读。一个孩子在六岁以前,往往是通过听的方法,通过图画去获取意义。

崔利斯的阅读公式:你读的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越长,你获得的文凭就越多、越高;你获得的文凭就越多、越高,你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赚的钱就越多。

中国的很多家长肯定很喜欢个这个“功利阅读”的公式。不过,现实的不乐观或者这个效果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把这个公式绝对化的一面暴露无遗。如何看待阅读的功利和非功利呢?我想,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肯定是功利的,选择阅读什么书也是功利的,比如《噼里啪啦—我要拉巴巴》。不过,在孩子自主阅读阶段,儿童文学的阅读要非功利,应该主张阅读的那种纯粹的快乐。

彭懿说:童年阅读是一种记忆。在童年阅读的记忆里,任何功利性的东西都不存在了,一个人拥有这种记忆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家长问:我们小时候没有读过图画书,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读图画书的孩子和一个不读图画书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彭懿答:一个读过图画书的孩子和一个不读图画书的孩子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就是那个读图画书的孩子心中永远会有一块温润而潮湿的地方。

阿甲:童年阅读——这种阅读本身就是重塑,或者说是塑造我们自己。所以,童年阅读的意义,我认为不光是对于儿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成年人的。

朱自强:动物行为学家劳伦斯说:我六岁的时候,一张渔网和一个小鱼缸,我这一生就被决定了。其实讲的就是童年阅读经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很重要。童年阅读有没有一个“铭记”的时期?有,并且我觉得越早越好。

鲁迅:中国人成年了以后,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脸死相。

三、书中提到的书(不完全统计)

最想做的事
小魔怪要上学
米爷爷学认字
图书馆女超人
爱书人黄茉莉
和爸爸一起读书


窗边的小豆豆
魔戒
长袜子皮皮
野兽出没的地方
变形记
冬冬等一下

全语言的全在哪里
浅阅读
阅读史
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
语言本能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娱乐至死
消逝的童年
教养与天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