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2008年三本关于书的书

标签:
书的书读书文化 |
分类: 偶尔读书馆 |
读书是一件乐事,昨天的偷书贼感受了面对死亡,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今天在网上搜寻08年盘点时,发现了几本书,甚喜欢。正谓“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就挑出其中三本关于书的书来说说。
坐拥书城:埃斯特尔·埃利斯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书店的灯光:刘易斯·布兹比著,上海三联,2008年10月;
失落的书:斯图尔特·凯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4月。
http://otho.douban.com/lpic/s3308272.jpg
《坐拥书城》是关于爱书人的书,里面记述了四十位书迷;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嗜书如命,所筑的书房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些爱书人向我们显示了用作闲览的房间,加上放置藏书的种种巧思,就能让任何一个房间变成书房。另有特别撰写的章节,谈及如何对藏书进行整理、分类、编目;如何护理藏品;如何收藏保存珍本;如何搜寻绝版书;以及关于书房家具、照明、书架等知识。
卷首语:“灵魂之药房”,是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广场图书馆的铭文。对于书房,没有比这更好、更简洁、更智慧的描述了。好书就是灵魂的补药,对社会也是对个人。四十位书迷并不都是藏书家的书房,每一家都很悦目、很亲切,所谈的都是藏书人最自得也最隐秘的心事。
http://otho.douban.com/lpic/s3312162.jpg
《书店的灯光》全书的第一句话:“我的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最后一句话是“我转身进了书店”。不像是故意的前后照应,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阅读《书店的灯光》,就像在十一月落雨的黄昏,在温暖柔和的灯光中,听一位熟悉书店的爱书人叙述他对书店的热爱,回忆他第一次阅读到史坦贝克作品的狂喜,让读者在这些动人文字的感染下,也回想起在自己心里, 似乎也有着一间让你迷恋的黄色灯光书屋。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於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一个爱书人对书始终不变的热情,一个书店从业人员热爱书店工作的初衷,并且在网路与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对於书店未来的审思。这本书的魅力在於这里:原本你以为自己在听着作者个人的独白,但他的热情催动着你,不但 让你看到更多跟书、书店有关的历史和故事,也让你渴望走到书店去,流连在书店的气氛,以及一本让你沈迷的书中。
http://otho.douban.com/lpic/s3013792.jpg
《失落的书》就是对于书的脆弱命运的盘点,是爱书人最想看到、又最怕看到的清单,是与现代大众文化背道而驰的思古之野马。该书如果与文学史、思想史并读,可能会更有意思:我们将看到在历史上的名人被世人承认的幸运有时候是多么依赖于书的命运的垂青!比如被伊拉斯谟称为“英语世界的光芒与荣耀”的约翰· 斯歌顿,流传下来的仅是多部轻松、活泼的诗歌,和他的“斯歌顿体”,而他的神学、政治学、戏剧学、语言学、浪漫文学以及颂诗,统统失落了。
本文三本书的推荐主要是李公民先生(遗憾的是,我还未搞明白先生为何人)的在书窝中寻幽探胜,更多关于书的书请参考两个豆列,一个是关于书的书,一个是书的书(甚汗!没想到更好的豆列名)。
坐拥书城:埃斯特尔·埃利斯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书店的灯光:刘易斯·布兹比著,上海三联,2008年10月;
失落的书:斯图尔特·凯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4月。
http://otho.douban.com/lpic/s3308272.jpg
《坐拥书城》是关于爱书人的书,里面记述了四十位书迷;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嗜书如命,所筑的书房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些爱书人向我们显示了用作闲览的房间,加上放置藏书的种种巧思,就能让任何一个房间变成书房。另有特别撰写的章节,谈及如何对藏书进行整理、分类、编目;如何护理藏品;如何收藏保存珍本;如何搜寻绝版书;以及关于书房家具、照明、书架等知识。
卷首语:“灵魂之药房”,是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广场图书馆的铭文。对于书房,没有比这更好、更简洁、更智慧的描述了。好书就是灵魂的补药,对社会也是对个人。四十位书迷并不都是藏书家的书房,每一家都很悦目、很亲切,所谈的都是藏书人最自得也最隐秘的心事。
http://otho.douban.com/lpic/s3312162.jpg
《书店的灯光》全书的第一句话:“我的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最后一句话是“我转身进了书店”。不像是故意的前后照应,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阅读《书店的灯光》,就像在十一月落雨的黄昏,在温暖柔和的灯光中,听一位熟悉书店的爱书人叙述他对书店的热爱,回忆他第一次阅读到史坦贝克作品的狂喜,让读者在这些动人文字的感染下,也回想起在自己心里, 似乎也有着一间让你迷恋的黄色灯光书屋。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於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一个爱书人对书始终不变的热情,一个书店从业人员热爱书店工作的初衷,并且在网路与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对於书店未来的审思。这本书的魅力在於这里:原本你以为自己在听着作者个人的独白,但他的热情催动着你,不但 让你看到更多跟书、书店有关的历史和故事,也让你渴望走到书店去,流连在书店的气氛,以及一本让你沈迷的书中。
http://otho.douban.com/lpic/s3013792.jpg
《失落的书》就是对于书的脆弱命运的盘点,是爱书人最想看到、又最怕看到的清单,是与现代大众文化背道而驰的思古之野马。该书如果与文学史、思想史并读,可能会更有意思:我们将看到在历史上的名人被世人承认的幸运有时候是多么依赖于书的命运的垂青!比如被伊拉斯谟称为“英语世界的光芒与荣耀”的约翰· 斯歌顿,流传下来的仅是多部轻松、活泼的诗歌,和他的“斯歌顿体”,而他的神学、政治学、戏剧学、语言学、浪漫文学以及颂诗,统统失落了。
本文三本书的推荐主要是李公民先生(遗憾的是,我还未搞明白先生为何人)的在书窝中寻幽探胜,更多关于书的书请参考两个豆列,一个是关于书的书,一个是书的书(甚汗!没想到更好的豆列名)。
前一篇:《编程之美》 萤火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