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08-10-06 05:11:53)
标签:

德鲁克

管理

管理者

有效性

杂谈

分类: 时间管理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图片: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asp?n=161,75394,11,0,0,0,0,0

    最近两周拜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此书是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四十年后书中的思维,敏锐的观点依然鲜活、依然有效、依然真实、依然适用。读完后,在网上浏览了不少读后感,再次梳理一下对本书的主题和观点,以省自身,其他不再赘言!如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项实践,不是理论。管理,需要你理解这个世界和人性,这两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管理是一项艺术。管理者管理别人的好坏从来没被验证,而管理好自己却是可以看的出来的。从“吾日三省吾身”开始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内容摘要

一.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a.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而他们应该是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具备诚实正直素养的知识工作者,当今的知识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关系着组织的生产力,更关系着国家的生产力与美好未来。
­
   
    b.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不断中践行“创新-求是-创新”的行为哲学,始终“做好该做的事情”。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
­
   
     c.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 一方面现实要求管理者具有有效性;
       * 一方面现实又使管理者很难达成有效性;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项现实因素,是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4.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d.对有效性的认识;
    在可自由运用的时间里,为达成目标,践行"创新--求是--创新"的探索过程,协调一切可利用资源,合理决策,做好该做的事情.
­
   
    e.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
­

二. 掌握自己的时间
  
    a.时间对管理者的压力;
   b.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
   c.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d.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三. 我能贡献什么
   
    a.管理者的承诺;
    b.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c.正确的人际关系的四项基本要求:
      * 互相沟通;互相沟通是近20多年最引人重视的一项管理课题.
      * 团队合作; 强调贡献有助于横向沟通,能促成团队合作.
      * 自我发展; 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看你是否重视贡献.
      * 培养他人。 重视贡献的管理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      
    d.有效的会议;
      会议开始先说明会议的目的和要求达成的贡献,同时要设法让会议紧紧围绕着主题.
­

四.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a.要用人所长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即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肯定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这个职位就必须重新设计. ---因人设事---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这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个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 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评估与检讨:
        (1)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的很好?
        (2) 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a).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
            b).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
                   
*********只有经得起绩效考验的人,才是可以提升的人*********

­
    b.如何管理上司;
      
      (1)要使上司发挥其所长,不能靠惟命是从,应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
      (2)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使其弱点不产生影响,是促使管理者有效的最好方法.
­
   
    c.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是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各人的才智、健康汉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至成倍的增长.
­

五. 要事优先
   
    a.摆脱昨天
    b.先后次序的考虑
      *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

六、决策的要素
   
    a.有关决策的案例研究;
    b.决策的五个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访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 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

七. 有效的决策
   
    a.个人见解和决策的关系
    b.反面意见的运用
      1.惟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至沦为组织的俘虏.
      2.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种方案".
      3.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
    c.决策与电脑 
      决策应遵循的两项原则: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八. 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出处:http://dikan4435.spaces.live.com/Blog/cns!A12696B4B90ADA90!1009.entry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五个习惯:“善用时间、关注结果(注重贡献)、善用人长、要事第一、有效决策”。

    1.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时间。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决定了个人的成就。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会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这一点要求个人把目标放在心里头,大到人生的目标,小到一件事的目标。并做到以始为终,不断地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还要求和别人做好充分的沟通,包括你的上级,同事等。

    3.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决不会做自己做不了的事。这一点要求个人要知己解彼,充分沟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用于利用不同的人的优点。

    4.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有限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一事无成。管理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有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这里的关键是区分哪些是“要事”,个人理解是对你长期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就是要事。

    5. 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决策是“不同意见的讨论”的基础上的判断,而不是“一直意见”的产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也是上述几个好习惯长期锻炼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