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骗稿费”——品味一位作者的智慧

(2008-03-01 01:04:53)
标签:

编辑

作者

图书

杂谈

分类: 编辑知道
   胡百敬先生是博文视点(武汉)一位优秀的技术作者,文笔厚重又轻灵,既有长篇的技术阐述,也有让人在莞尔中深思的幽默短文。在博文专家团看到周老师推荐的百敬先生的一篇短文,觉得颇为值得玩味一下,也从另一个层面让我思考编辑的价值和编辑专业性的体现。遂转贴于此,愿与诸君共勉。
   
    另,对胡百敬先生感兴趣的诸君可点击其博客:http://blog.csdn.net/Byron_Hu
 

*******************************************

   

    朋友在MSN说:你写的内容,网络上都查得到,不需要买书。说难听一点就是说你在骗稿费。除了骗稿费有点不同意外,这个批评蛮中恳的。感谢他的直言,在虚名浮绕的氛围里听到真话。

 

    由于不具备产品的原创性,自己写信息的书充其量只是个过滤器,尽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阅读各种文件:白皮书、联机帮助、Blog、讨论区...照着说明操作一遍,整理测试结果,集结心得出书。写书是整理的过程,而非创造。其定位是字典类的工具书,而非启发性的经典。

    现今信息应用庞大多样、深刻细微且变化快速。若非原创性的概念,而是归纳心得的信息书籍当有众人的合作,多个作者各自发挥专精的部分,且辅之以技术编辑拿捏内容的一致性,也就是依照书籍的定位选材与过滤作者的产出,辅之以文字编辑让全书流畅。

 

    台湾的信息书籍市场浅碟而作者多如过江之鲫,出版商根本养不起团队,作者难以突破自身的盲点,如是璞玉也欠缺琢磨,终究成不了大器。

    书籍是沉淀心智的结果,也是表征。现今的自己年近不惑,但未定、不静、焉能有智慧?摸索研习信息技术约 20 年,相对于信息界的爆发性成长,大环境充斥今是昨非的变化,未处于原创核心的人永远待在眼界未广,涉入未深的等级。我充其量是信息书籍产业的园丁,勤勉笔耕但求无错。何敢骗稿费,若以赚钱为目的,就不要在台湾写信息书。换个面向来看,若以赚钱为目的,能做好什么事?逐钱而做能定静慧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