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有人在蛋糕里夹现金——关于过年送礼的那些记忆

(2016-02-10 11:53:04)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曾有人在蛋糕里夹现金——关于过年送礼的那些记忆

2月9日,农历猴年大年初二,耐不住寂寞的人们开始纷纷走出家门带着礼品到亲朋好友家开启拜年节奏,街头的很多商店门口也及时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礼品,什么牛奶、鸡蛋、水果、饮料等等种类丰富多彩。看着这些眼花缭乱的礼品,忽然想起了那些年有关拜年的记忆。

对于拜年有记忆的起点是八十年代,那时候整个社会物质条件都不是很好,由于爷爷奶奶的家在固原,所有每年过年的时候就基本上在固原,在家里过完年后,到初二初三就开始拜年了。

那时候的拜年礼品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一瓶酒、一包糕点或者一瓶水果罐头就是很好的礼物。家里收到的礼物多数舍不得吃,作为礼物又送给别人。这些礼物转来转去或许又转后回最初送礼人的手中。
曾有人在蛋糕里夹现金——关于过年送礼的那些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能有瓶水果罐头就是很开心的事,家里人往往也舍不得让吃,怎么办?眼看着放在柜子的罐头口水直流,但又不敢动。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悄悄把罐头打开,把里面的糖水喝了一部分,然后里面加上凉水后重新盖上瓶盖放回原位。这样的方法虽说解了嘴馋,但后来的结果是,加了水的罐头最后在不长的时间内长了毛,家人只好非常可惜的倒掉。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生活的条件也在一步步好转。大约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过年的礼物开始变成了送裱花蛋糕。

于是,拜年那段日子,满街都能看到人们手中拎着一盒盒大小不一的裱花蛋糕走东家串西家。而街头也就有了堆积如山卖蛋糕的小商小贩,而出售的蛋糕品质也是层次不齐,有的味道可口、有的难以下咽。

开始的时候因为很少能吃到蛋糕,对于送来的蛋糕吃得不亦乐乎,后来吃多了就再也没什么感觉,有时候一闻到蛋糕的味道竟然有种想吐的感觉。
曾有人在蛋糕里夹现金——关于过年送礼的那些记忆

关于送蛋糕那段年代,还听说过不少传闻,当然最有趣的莫过于听说有位清扫垃圾的人在不知谁家丢掉的蛋糕里面发现了几百元的现金,几百元对于当时来说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数字。对于这个传说,大家猜测,肯定是有人给当官的送钱求办事,不好明送只好夹到送去的蛋糕里,但没想到收礼的人可能收到的蛋糕太多,没有来得及吃蛋糕就坏了,只好扔掉了,连同那几百元。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后到现在,年一年年在过,拜年也依然如故,就是所送的礼物也越来越形式多样,样式多了记忆反倒越来越浅了。
曾有人在蛋糕里夹现金——关于过年送礼的那些记忆

果篮、露露、脑白金、牛奶,这几样是刚开始那些年最流行的礼品,各领流行风一段时间之后拜年礼品就进入了多样性时代,如今,在街头看人们手中拎的礼品也好,还是街头小商店门口摆放的礼品也好,那真叫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这时候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