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棵“树”和一条“路”都不是新话题。
自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宁夏代表团历次审议都“绕不开”它们。
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宁夏代表团在审议时,一棵“树”和一条“路”又被重新提到了桌面上,引起代表们的热议。
(一)
一棵“树”指的是大柳树。
“2007年第4235号”——宁夏代表团的很多代表和工作人员都对这个数字印象深刻,这是那一年全国人大上“大柳树”的建议号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人员王学军回忆:“那一年全国两会,宁夏第一次将推进大柳树工程作为建议提交全国人大。”
从2007年到2014年,整整7年过去,春风几度,这棵“大柳树”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为什么连续多届人大代表总是反反复复“旧事重提”?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大柳树所在的黄河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可以修建峡谷高坝大库的河段,这一河段水多沙少、高位优势显著,在黄河调水、调沙、调电中具有承上启下、兴利除害的战略地位。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宁夏代表团又将《关于加快推进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建议中写道:大柳树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规划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中三大最为关键的工程之一。最大坝高163.5米,总库容114.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78亿度。工程生态经济区辐射宁夏和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对实现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马瑞文曾多次参与大柳树的选址考察和前期调研,他说:“西北的贫困根本是水的贫困,根子上的问题就是缺水。如果大柳树建设好了,我们改造一个河套,能够再造一个河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一惠民工程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论证了半个多世纪之久,几上几下,牵动着全区各族群众的期盼。
(二)
一条“路”指的高速铁路。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没有开通高速铁路的省区只有两个,宁夏是其中之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宁夏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加快宁夏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中提到“银西、干武、宝兰、宝中、太中银铁路新建或扩建项目已全部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但截至目前均未开工,我们盼望这些铁路能够早日开工建设。”
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在审议时,拿出了一张2008年版《中国铁路网规划图》,并沿着胡焕庸线(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对折。张八五说:“这些年,我国铁路路网密度并无明显变化,只是东部路网的标准在逐年提高,而西部路网基本停滞不前。”
张八五说:“虽然一直有声音质疑宁夏人流少、货流少,开通高铁意义不大。但实际上,这些铁路如果早日建成,可以打通西部能源向东、向东南运输的最便捷通道,等于将整个西部的路网做了一次优化升级。”
审议中,有代表直言不讳地提出:“其他省区都坐着高铁奔小康了,宁夏人还是绿皮火车在后面追,咋能追得上?”
马瑞文代表说:“希望可以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的调查,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期盼,对一些重要建议,采取继续跟进、滚动办理的办法,给代表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说:“宁夏发展的两大问题,一个是水,一个是路,这两件事不仅代表关心,老百姓也很关心。这两件事如果解决好了,宁夏的经济腾飞指日可待。”(记者 李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