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12年的努力换来682分的好成绩,今天如此喜悦,开心的笑是应该的。
考了662分的文科女状元邢阳说她最喜欢学校的这些柱子。
6月20日银川飘着雨,2007年度我区高考成绩正式公布了,早晨一大早我和银川一中的蔡老师通了电话得知今年的高考理科第一名出自本校,而文科桂冠则花落银川二中。给同事打电话相约一同去银川一中和二中去看看情况。
来到银川一中学校大门口,门口的保安挡住了我们,给办公室打电话没有人接,好不容易打通了教务处的电话才得以进入,我觉得很纳闷,去年来的时候没有这么麻烦,说了一声自己是报社的就随便得进去了,怎么现在管这么严?办公楼里面,除了四楼外其他地方没有多少人,再三打听后在四楼找到了理科状元的班主任兰继林老师,奇怪的是今年的情况和去年有些不一样,去年来的时候见到了我区各大媒体的记者都在这里,而今年却没有一家。
同事参访兰老师,因为一中我很熟悉,所以就随便到处转转,在三楼遇见了北大、清华、西安科技大等各大著名院校的招生老师们正忙着找学生和老师。一中的一位老师说这些人早晨一大早就来了,他们都冲着高分数的学生来得。后来在兰老师的办公室应证了这位老师的话,北大的一位赵姓女老师手中拿着一张写了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及其分数的名单找任课老师找寻这些学生,每找到一个就带到外面进行介绍和了解。
当我回到兰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刚好遇到世纪清华书店的员工们来给兰老师送花,以示祝贺。在旁边我听同事参访兰老师,兰老师的手机不时地响着,多数是打电话表示祝贺的。看来教育局不让对高考进行炒作丝毫没有影响到社会对此事的关注,这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什么理由人为的阻止它呢?什么时候高考像小学升初中一样平淡的时候,关注的人自然也就少了,根本用不到哪个地方去禁止。在我个人看来,越是管束越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还不如加以引导让它顺其自然。
得知兰老师来一中刚刚三年,这是他第一次带毕业班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我真为他高兴。他也再三说明此次是新教材改革以来的第一个高考,也是第一次平行分班,能有这样的成绩真的不容易,这与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对于理科状元得主李小龙来说,这个名字我似乎前些天在什么地方听过,经过了解原来他就是兴庆区政府宣传部李国银的儿子,我也想去来前几天再一次采访中宣传部的人对我说过,没想到竟然是全区第一名。我记得宣传部的同志对我说过这孩子经常到单位去玩游戏,李国银很少去管他,真没想到会如此有出息!
给兰老师和李小龙照相的时候,李小龙面对镜头很不自然,我开玩笑说你爸爸天天扛着摄像机照相机也没有把你训练出来,真不应该。李小龙不好意思地笑了。
出了一中来到二中已经是11点了,这里的保安倒是问也没问,还是我们主动问了问办公室在什么地方。往里走的时候碰到了宁夏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刚从里面出来。问了好几间办公室都不知道我们要找的人在什么地方,这时候听到一位老师说这几天高三办公室最热闹的,过了这几天就安静了。他的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我们来到人最多的地方找到了我们要找的人。班主任张永春老师正忙着给学生们发分数条,从他的脸上能看出他非常高兴,他很忙就让他找到文科状元邢阳县和我们聊。
在楼道里,同事对邢阳采访,我在旁边拍照,在我眼中小姑娘很漂亮,很爱笑,尤其笑起来很好看。不过真没看出来如此文弱的女子为何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
对邢阳的采访差不多了,张老师也不忙了,我们拉着他们去照相,张老师说和状元照相当然开心了,看样子状元对一名老师来说意义绝对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说明白的,他代表着这老师的肯定,更多的代表或许我无法说清楚。对张老师而言,带的学生出状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每一次我相信他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感觉。
张老师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位不拘小节的人,这点从他高挽的裤腿和连谁给他送来的鲜花都不知道就能看出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老师,说起每一位有着出色成绩的学生,我总能看到他脸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好成绩当然吸引人,北大的赵老师早早的定下目标前来找寻中意的学生。
一个接一个祝贺的电话,兰老师掩饰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
商人毕竟是商人,一束鲜花没有多少钱,但后面的意义却不寻常。
和心爱的弟子合影老师的高兴不言而喻,学生却有点不自然。
12年的努力换来今天的喜悦,开心的笑是应该的。
和状元照相当然高兴了。
外面在下雨,张老师的裤管却是高挽的,他应该是一位不拘小节的人。
和状元合影,同学自然开心,但右边这位可是今年的榜眼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