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传达信号的物质
蛋白质活性主要表现在肽键上,碳氮键虽然是单键,氮和碳氧双键却可以形成氮正离子和氧负离子的过渡态;肽键是刚性连接,肽键氨基端形成氮正离子和肽键羧基端形成氧负离子是同步进行的。对于蛋白质分子来说,任何一处活度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地方的活度,任何一处酸碱度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地方的酸碱度。影响蛋白质活性的直接离子是氢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从原子核结构分析,活性大小顺序是:氢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氢离子就是酸碱度标准,参与过渡态形成,对蛋白质活度影响是硬影响;钾离子比钠离子更容易影响酸碱度,不参与过渡态形成,钾离子是蛋白质活性的灵敏离子。也有一些离子,如镁离子、钙离子等,可以改造蛋白质或者凝析蛋白质,镁离子在叶绿素分子和氮原子的配位键链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钙离子在豆腐制作中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因为肽键处处可激发的活性和酸碱度,蛋白质结构才能够千变万化,尽显无穷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对稳定是蛋白质分子发挥功能的关键,不同的活度和酸碱度环境,蛋白质分子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蛋白质分子发挥的功能就会不同。酶就是对环镜变化比较敏感的具有结构相对稳定的过渡态的蛋白质分子或者改造蛋白质分子,也就是说,酶对环境变化敏感,酶状态稳定的环境变化区间较大,酶的状态稳定只是过渡态,酶是蛋白质分子或者改造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是肽键链接,饱和共价键,对电磁环境变化不敏感。有一点必须指出,氢离子允许中微子进出,氢离子是中微子进入共价键并逐步替换光电子的主要介质,蛋白质分子和氢离子的频繁更换是肉类物质容易腐败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有机物容易老化的根本途径。
糖类物质的活性很小,这也是淀粉不能天然合成的原因,单糖天然转化为纤维素是自然暴力。单糖分子开环,碳氧键和碳碳键的键能差又较大,淀粉或者纤维素的生物合成是两个或者多个ATP共同作用的结果。脂类物质的活性体现在羧基端可附着而烃基端可弯曲上,叶绿素分子中脂肪酸烃基端对二氧化碳的抓取和钳制是典型。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活性主要体现在碱基上,前面我们叙述很多,强调的是,单链核苷酸集团效应不明显,很容易被溶酶体解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