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纪实 |
1.
2.
3.
4.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羌独”(汉语拼音:qiang
dú),东汉称它为“天竺”。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天竺的名称,放弃了天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而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译名皆源于印度河的梵文名(Sindhu),其波斯语变音为????(Hindu)、希腊语变为?νδ?(Indu),龟兹语Indaka。 印度人自称婆罗多(
Bhārata)。又据《往世书》记载,包勒沃王朝著名国王杜施因德的儿子叫“波勒德”,擅长武功,在继任国王期间,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小王国。《梵书》中曾记载其武功。由于波勒德的原因,其后裔一直被认为是“婆罗多”,国祚甚长。因此这个国家便以婆罗多命名。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