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013-11-28 09:37:23)
分类: 游记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                      锯齿山--因为山上的石头像锯齿状而得名

导游介绍南欧的锯齿山不错,山腰有个很大的修道院,假如大家愿意,我们将前往,每人六十欧。既然如此,全团的人也都乐意,那就前往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  从瓦伦西亚九点出发,11点多到达海拔1236米高的蒙塞拉特修道院。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3.   停车场的一些设施,这些年轻人胆子够肥爬得那么高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4.   修道院建于9世纪初,并与11世纪建成,历史近两百年。1409年,它不再依赖罗马并独立出来。1881年,当法国在独立战争的时期攻击加泰罗尼亚时,这里也被毁坏,而且很多修道士被无情的杀害。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5.  据说,公元50年,圣人路加雕刻了一尊黑色的圣母塑像并把它带到西班牙。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时,黑圣母塑像被藏到蒙塞拉特山上的一个洞穴里以躲避战火的威胁。100多年后,一群牧童随着他们看到的圣光和听见的天使歌声,发现了这个洞穴,找回了黑圣母塑像。当时的一位主教原本打算把塑像移往他处,但是很神奇的,小小不到两尺的塑像竟然重得移动不了,似乎在昭示她留驻蒙塞拉特山的意愿。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6.  于是,山上开始建起小礼拜堂,慢慢发展成一家修道院,再到后来的大教堂。当然,这期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圣母塑像的神奇事迹。虽然拿破仑于18世纪的入侵曾摧毁教堂,然而信徒们却很快地把教堂重建起来。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7.   排队等候抚摸黑脸圣母的人络绎不绝,一直排到院子里。我们没等候,直接走进教堂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8.      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也不少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9.      修道院重建于1844年,并再次香火旺盛。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0.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1.        这里有一支著名的男童合唱团,每天中午一点会在教堂的大厅演唱圣歌。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亲耳聆听这来自天籁的声音。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2.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3.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4.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5.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6.         通往山顶的缆车站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7.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8.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19.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0.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1.         来往于锯齿山上下的齿轮箱式缆车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2.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3.          一条商品街,主要是当地生产食品,游客买的还不少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4.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5.       这是一种蜂蜜,无花果及一些坚果制作的,尝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我和我妹每人买了一块;我哥买了2块,呵呵,其实回到家没吃一点就丢啦,感觉不是那味,不咋地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6.     灌装的基本都是蜂蜜,果酱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7.        咱挺佩服这四个年轻人,光秃秃地山头都让他们攀登上去了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8.       观光平台上的小男孩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29.  小火车和齿轮缆车来往于山上山下,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等到2车同时驶出站台,嘿嘿,那边可是在崔0.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30.     锯齿山的宗教闻名,在你想不到的巨石缝里还有小教堂和修士的驻地呢
蒙塞拉特修道院--伊比利亚半岛 31.     离开这座世外清静之地修道院,前往停车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