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012-07-27 20:25:05)
标签:

奥地利

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国行

镜头下

纪实

旅游

分类: 游记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维也纳约有170万人口,在欧盟城市中居于第10位。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2,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   车子缓缓地驶进维也纳城区,这时的眼神可不够用了,没啥说的--开始扫街吧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    街边的小摊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     哇,这就是奥匈帝国时期的霍夫堡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5.    一帮摩托车发烧友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6.           街景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7.    听郝导说大部分建筑都是奥匈帝国时期的,但看起来很新是因为奥地利国家较富裕,把老的建筑都修缮一新,保护好这些重要的历史遗产堪称一绝。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8.   夕阳照在金色大厅,这是很多音乐人的梦。不是郝导说光从外表看还真看不出那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9.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0.   雕塑处处可见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1.    卡尔大教堂前的两根石柱非常有名,目前在搞什么活动,看到很多人凭票进去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2.      水中倒影也非常美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3.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4. 查资料卡尔教堂是一七一三年玛丽亚.德雷沙之父查理六世為了祈求早日消弭黑死病(当年突发黑死病很多人遭殃),特命埃尔拉赫父子设计并建造,是维也纳十八世纪巴洛克时代的杰出建筑之一。卡尔教堂於一七二三年动工,歷时十四年的时间於一七三七年完成,醒目的蓝色圆顶高72公尺,是仿梵諦冈的圣彼得教堂所见;正面两根高33公尺的大圆柱,则是参考罗马皇帝图拉真(Trajan)纪念柱而成的,整体十分匀称,巴洛克建筑常见的夸大感反而被压抑,换得的是一股古典、沉稳的风情。教堂内部是採巴洛克特有的椭圆型穹顶,还装饰以罗特迈尔的湿壁画。这座华丽的教堂,令人惊异的程度远远超过平息黑死病,也因此证明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5.  教堂前的小广场有一块空地摆放一圈椅子,一面有音响设备,这时音乐响起,一对男女起舞,应该是交谊舞或国标吧。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6.   又上来一对,不只是娱乐活动还是交跳舞的场地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7.   教堂旁的绿地大树参天,很多小型雕塑藏在中间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8.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19.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0.   偶一回头发现滑板少年,赶紧抓,结果糊啦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1.   特地拍了一张巨大石柱的片子,据介绍上面刻满了“平息黑死病的故事”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2.    前后两辆有轨电车驶来,发现维也纳的交通设施不错,有轨电车满布市区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3.   路遇两台敞篷车,车上人着统一的黄色上衣,一路狂呼而来,遇红灯而停又喊又叫的,后来才知道是同性恋,好像当晚是他们的什么节日。可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疯狂的“同志”喔。

 其他人都去听音乐会了,我们大约五人没去,在郝导的带领下扫街。就我而言哈是因为出国多了吧,知道一些内情,像这样晚上赶去听音乐会的多半是中国旅行团,而表演的那可就是二流或三流的音乐团体,也可以这么说吧,为了迎合中国游客而举办的,所以我放弃了而不是想节约那80欧,有这时间让我呆在阿尔卑斯山上我都更乐意呢,当然在维也纳扫街我也很开心,毕竟旅行团嘛不可能走遍每一个地方,咱能多溜达一些地方看看不是更好。这不是嘛,俺们就看到了“同志”狂欢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4.  这栋建筑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歌剧院喔,距离金色大厅不是很远。这栋建筑很大,想拍全景可真不容易啊,这还是跑很远拍下来的,还不完美。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5.    这张是在大剧院的后一条街拍的剧院后面,看到吗,在剧院的中部外墙有一个巨大的屏幕,很多人聚集在那,干嘛那?经过时就看到了,郝导告诉我们,这是大剧院在演出,里面演什么,外面屏幕上直播,而不是全封闭,你没买票就看不到听不到撒,太人性化了,给买不起票的人一个看和听的机会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6.              华灯初上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7.  哈哈,知道这路边电线杆上的是什么吗?郝导说,只要你将硬币放进那个按钮式的小孔里,里面的报纸或刊物就出来了,相当于一个自动售货机。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8.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29.     在维也纳最繁华的KärnterStraße大街上,路人游人不少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0.    突然一阵美声高音响起,回头一看是个盲人男子在路边高歌,有人放进钱币,我赶紧抓拍,拍完很感慨滴说:没想到一个盲人都能唱得这么好啊,不愧是音乐之都。郝导得意的说,那当然,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1.    主街旁边一条小马路上的天主教小教堂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2.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3.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4.  呵呵,M大叔可是无处不有啊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5.   橱窗内水晶制品是美轮美奂哦,要知道奥地利的水晶也是非常有名滴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6.    橱窗装饰很有味道吧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7.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8.    繁华大街上的艺人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39.  走到这另外三位实在走不动了,郝导嘱咐他们在这等待,带着我和我哥继续逛街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0.  不知不觉走到了市中心老城区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1.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2.  这就是著名的斯蒂芬大教堂。当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被它那宏伟.精致而征服。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3.  很想把它全拍下来,结果跑到这条小巷只能拍到教堂正面的一部分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4.  跑向侧面在拍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5. 斯蒂芬大教堂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具有哥德建筑风格。北塔后建,又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二战后,所有的联邦省份都为它的复建作出了贡献。高大的南塔为歌特风格的典范之作,高达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被亲切地称为Steffl(小斯蒂夫),教堂巨大的钟被昵称为普默林(Pummerin)。新年时,在奥地利广播与电视上都能听到普默林的钟声。铺反的屋顶上引人注目的由黄、绿、黑三种颜色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

还是我哥的广角头起了作用,基本全下来,当你看到这栋建筑时不知道你会被他折服吗?反正我是服了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6.   大教堂的一侧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7.    后面一角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8.    教堂背面,嘿嘿,反正是绕着他转悠吧,太精致了!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49.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返回金色大厅等待音乐会的结束。呵呵,一会出来的几乎全是中国人,都是团队。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50.    在等待的时间又赶过去拍了几张夜色中的卡尔大教堂(他就在金色大厅对面的公园里)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51.      夜色中的更美
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52.    大教堂旁边的街道.建筑

哈哈,我没说错吧,出来的全是中国团队,问他们都说还好吧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另有人说法是,主要想把金色大厅内部拍下来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看来还是我们的决定是正确地初识维也纳(第一次扫街)--四国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