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老街与地铁--精彩世界

标签:
俄罗斯边走边拍抓拍精彩世界旅游 |
分类: 游记 |
哈哈,老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利用一点时间带我们去看看,但大街经过修缮来过的人都说没有原来的风貌了,原来的街道中心都是小摊,卖什么地都有,可现在都莫啦,是否感觉没劲
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阿尔巴特街53号,图片就是普希金故居
阿尔巴特大街始建于何年,如今已无法查考,但从俄罗斯官方的《莫斯科年鉴》的记录看,最早可追溯到1493年7月28日。俄罗斯的名门望族,如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家族都落户在这里,据说还有一些门号保留,但时间关系没有去查证。
经过修缮后的步行街不好玩了,现代化的气氛太多,我喜欢那种老式古朴的街道,钻进去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或心喜的小东东。
漫步阿尔巴特街想起影像中的对莫斯科熟悉的除红场、克里姆林宫外,莫过于阿尔巴特街。因为,它实在太有名了——几乎与莫斯科城有着同样的历史。
终于找到一所很古老的房子,他在所有建筑中显得破旧,不知是那个年代的
不乏看到小制作人也在此拍片,虽然设备简陋,但很认真。这座雕塑还是老的,那个红衣背包人是演员,他在凝视雕像。
嘻嘻,来张近点的
恩,坐在街中间这个也是
对啦,这个斜背挎包的年轻人也是小制作的演员,他在仰望这座大楼
在老托尔斯泰笔下,目睹过它的风华,在普希金传记中,窥见过它的身影。不过,最深的印象,还是来自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在雷巴科夫笔下这部小说以上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居住在阿尔巴特街上的青年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由于时间关系没走到头,加上经过修建后的没感觉就放弃了,走吧.....
从红场出来我们直奔地铁站,这是红场附近的地铁,就像北京天安门东.西站一样,呵呵
想象不到吧,这里乘坐地铁要先乘坐三次电梯,每节电梯都非常长并陡,直接插入地下百米。没成想这百米底下人流熙熙攘攘。
据查资料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听导游说每个车站都是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华丽典雅的莫斯科地铁一直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光听还不信,下来后一看果然如此,说它富丽堂皇一点也不为过,真的是美轮美奂。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上图为地铁运行图。
如今,莫斯科地铁全长200多公里,其布局与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辐射及环行线路。地铁总共有9条线,包括8条辐射线和1条环行线,全长300公里,有150个站台,4000列地铁列车在地铁线上运行,每天运送的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运行速度很快,时速最高达90公里。地铁为了战备而建,大部分线路都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下,最深地一段为地下一百多米。
每一个口的两边雕塑都不相同,形态.神态各异
整个地下就像一个繁华的都市,真是太棒了,人家比我们早那么多年啊,都这么先进,漂亮,壮观,真的没法比。
地铁二起爆炸案2010.3.29早晨7:50分 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卢比扬卡”站另有10人受伤;
2010.3.29早晨同一时间晚几分钟8:38分文化公园站 第二起爆炸事件已造成15人死亡 ,真是太可恶了。
由于时间有限这两处地方就合并一起发了,大概个了解吧。
由于在莫斯科的时间短暂,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忙,最后我们赶往火车站时,晚饭都是打包在送我们的旅游车上吃的。
哈哈哈,这回可是见识了俄罗斯火车的豪华包厢,那可是真够华丽--我们国内很早淘汰地绿皮车的软卧,嘿嘿,
烧开水的炉子还是烧煤的,这些暂不说哈,车厢内的卧具都没有铺好,我们每人给了列车员五块人民币,才得以有开水喝;厕所门打开,否则列车员说要全锁掉不让用,可恶吧,这就是现实中的俄罗斯火车和管理,晕死了。
呵呵,也不知道武汉的那帮莫斯科迷会有啥感受?
管他那,出门在外听之任之吧,好歹明早就到了彼得堡,那才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