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2011-06-14 08:38:20)
标签:

休闲

边走边拍

抓拍

辽宁那旮旯

旅游

分类: 游记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十月的辽宁大地--收获的季节

在锦州从笔架山出来后和当地的朋友共进中餐。哈哈,我发现这的玉米贴饼子太好吃了,忍不住吃了2个还想吃,金黄色滴,低壳焦焦地,好香啊,以至于什么海鲜都不在我的眼里,就盯着贴饼子了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饭后去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那找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部队十一纵后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先烈们的鲜血及战斗的惨烈让我的血液都快凝固,现在最后悔的就是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知道玩,没想到多听听那些战斗故事把它记下来,遗憾终身啊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下午直奔喀左县老妈的家乡。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到喀左的时候天气非常不好,稀沥沥地小雨下个不停。

表弟带我们去了他家,也就是我们的二舅家,二舅不在啦舅妈身体还好,年纪也不小了,多亏身边的孩子照顾。

说起寻根在很早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利用休假就去山西寻找过我们的根父亲的家,在五台县的茹家垴村找到啦父亲出生的窑洞。那是一个挺清秀的村庄,顺着沟往里走,沟里留着溪水是你想不到的,在山西到处没水很干旱地,可在父亲的家乡却有一条清泉;进村就闻到杏花的香味,那感觉好极了,以至于姐姐说要在这住下,哈哈哈。

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一直没到过母亲的家乡,这一直是压在心头的一件事,这回好啦,心愿终于达到,现在就站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土地上,妈妈的家乡。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左县(简称)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东临朝阳县,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县,北连建平县,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境内有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县内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清朝乾隆三年(1738),在旗境内置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开始实行蒙汉分治。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从此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1949年,旗政府由南公营子迁至大城子,1953年设建制镇,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天成观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内。于康熙六年(1667年)修建,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天成观建筑坐北朝南,按八卦形布局,原以中轴线分作七进院落,楼堂殿阁三百多间,占地10,000余平方米;后经三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保存至今的只有中轴线上二进院和东跨院内60余间建筑。东跨院立有康熙、乾隆、嘉庆年间石碑三通,记载了该观创立与维修情况。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县城的广场是你想象不到的大,一眼看过去还真了不得,可以与省城的广场较量一下,不明白要这么大的广场干嘛?整个县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57.5公里,总面积228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万亩,这广场有点浪费啊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这里自古以来就有“金鼎之地”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这里有距今15万年前古人类居住的“鸽子洞遗址”;有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祭坛”、“中华文明的曙光”、将中华文明史提前1000年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这里出土的裸体孕妇陶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东方女神”。这里是《史记》所载商朝孤竹国两位王子伯夷、叔齐互让王位的发生地,是春秋时管仲用老马引领齐桓公和齐军走出迷谷瀚海即“老马识途”成语的出处地。东汉曹操北征乌桓在此涉白狼水(今大凌河)登白狼山(今大阳山),凯旋而归时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这里辽金元时期置利州,成为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人才辈出的繁华之地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说真的我倒是很喜欢这一剪纸类牌坊,把民间的剪纸技艺表现的淋漓尽致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在这住了一晚,和二舅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顿饭,其乐融融。

早起去爬我们住地的后山,规划的不错,植被也很好,没敢多拍,节约内存卡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站在山上清楚滴看着大凌河绕着县城养育了这一方水土一方人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早餐吃了这地道滴烧饼,喝了一大碗结结实实地羊汤,好喝好吃极了,吃的个肚子滚瓜溜圆喀左县--辽宁那旮旯开路,直奔老妈生活过的村子去...

表弟告诉我这棵大松树很古老了,老一辈的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这还有一口很奇诡的井,一到冬季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冲出井口满地都是因天冷结的冰溜子;某一个季节它又风平浪静,不好意思时间太久了给忘啦,叫WL拍的照片人家回到家全都弄没了没把我气昏过去,整个老妈家生活过的村子照片都没有了记载莫办法。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收获完成的土地
喀左县--辽宁那旮旯
哎,啥时有机会再去一趟吧,喜欢这片土地。

时间关系没在喀左这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好好看看,打听了一下很多的古迹保存不完善剩下的不多啦。

开车直接回沈阳,第二天的火车我和MY要赶到北京,26号在机场集合出境前往美国。

 

以上就是俺在去美国之前在辽宁那旮旯溜达过的地方,有开心.有幸福.有幸运.还有眼福.....呵呵,收获还是不小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