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第二绝----道教文化

标签:
自由行视觉/图片抓拍边走边拍休闲 |
分类: 镜头下 |
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图片中就是道士府---上清宫,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
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
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始祖是张道陵,道别是天师道,所以上清宫又称“天师府”。
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
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建于灵山秀水之中。
竹筏穿行于山水之间,又有“小桂林”之称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山美水美
《龙虎山志》卷2山水篇中说:"上清溪亦名沂溪,源出福建光泽县大源官山,东流百里,
经火烧山折而北流,受南乡三十六源水,又西北至大王渡,合泸溪水,始通舟楫。下为山
洪,滩高湍激,舟师戒严,过莲霞潭,又西北,经岳宫,前抵顺济庙,通灵阁,下又有水,
自象山西流经上清宫至东雷坛岭人焉,合而西流一里为桂洲夏文愍公言之故里,北岸曰上
清镇,古之倪阳市也。……又西绕真人府第后,南入上清溪,溪水又西过正一观,抵冲天
峰趾,北折二里,过雷打石,自莲霞潭至此凡十五里,名禁港,永乐中遗官设醮放生,立
石制禁不许网钓,又名放生池。万历二十五年,五十代天师国祥复题请制禁碑存。又北至
澉浦,过黄螺石,西过浙浦,又西至乌涧岭北折经正一观前又北一里,至云锦石下,溪水
至是亦名云锦溪。宋晁补之上干越,见滩水可鉴毫发,溪中可作五色,从县令借图志阅视
,溪曰云锦,村曰玉石,因有'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溪滩'之句。又北过排衙、莲
花、试剑诸石,又北过仙岩西北流入安仁县境,至炭浦与芗溪水合流,至瑞洪,入鄱阳湖。"
(摘之龙虎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