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改“妒人之能 幸人之失”的坏毛病

(2014-07-06 16:47:18)
标签:

体育

巴西世界杯

亚洲全军覆没

幸灾乐祸

何以提高

分类: 论世

 

巴西世界杯(足球)即将结束,其中代表亚洲出战的韩国、日本、伊朗、澳大利亚四支队伍在小组赛阶段就全军覆没,在所参加的12场比赛中总成绩是390胜,分别为各自所在小组垫底。

在没有中国队参战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一直关注着这几支亚洲球队的战况,其心情就像在省外遇到本省人、在国外见到炎黄子孙一样,怎么说也觉得近便。在观看比赛时也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为亚洲、为亚洲人争一份光。

然而见怪不怪的是,面对亚洲兄弟的败绩,国人所给予的同情与鼓励却极其有限,就连媒体奉献给观众的也大都是冷嘲嘲讽和幸灾乐祸。

对于球迷的这种反映,可以另当别论,因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特点就是对自己热爱的队伍赤胆忠心。出于偏爱,他们可能永远觉得中国队代表亚洲出征才最公道、最合理,而且其战绩肯定会比这四支队伍强。为此,在其他亚洲队伍惨遭败绩时,他们说说风凉话,发泄一下积怨也情有可原。但媒体此刻所表达的情绪,与球迷绝非同一个原因,而是反映着国人一种扭曲的心态,即“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此语出自柳宗元的《骂尸虫文》,意为“有些人妒忌别人的才华,看到别人的失败又幸灾乐祸”,与老百姓平日所说的“妒人有,笑人无”基本是一个意思。

按理说谁都懂得这是应该遭到鄙视和摒弃的心态,因为它让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永远没有携手前行的伙伴,永远也不可能成就事业,遗憾的是它对我们身边好多人的影响却根深蒂固。

“妒人之能”常常让人的反应走向极端、失去理智,例如这届世界杯由谁代表亚洲出战,在中国与日本、韩国这四个队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真不知这种妒忌因何而生。

2014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中国是以总比分13:3战胜老挝,挤身亚洲预选赛20“强”的。在随后争夺前10的较量中,中国与约旦、伊拉克、新加坡分在一组,进行了6场比赛。中国队的战绩是主客场均负于战火纷飞的伊拉克;与约旦是主场胜客场败;与新加坡是主客场完胜,总成绩是33负积9分,排名第三,丧失了参加下一阶段比赛的资格。而伊拉克51负积15分排名榜首,约旦以42负积12分列小组第二,两队代表A组开始与韩国、日本等争夺国际足联分配给亚洲的4.5个席位。

这个过程清楚的告诉我们,别看韩国等四支队伍在巴西一场未胜,但在亚洲我们却连与之交锋的资格都没有,还差一个档次。

中国队在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小组赛阶段就惨遭淘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像我这样上点年纪的球迷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 1985519日那个黑色的夜晚。当天,中国队在与对手打平即可小组出线的情况下,居然输给了组内鱼腩香港队,第一次丧失了与韩国等国家争夺亚洲出线权的资格。这个结果让素来就“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中国球迷再也无法平静,随后便发生了“违法分子”围攻国家队,掀翻、烧毁车辆,损毁国家和个人财产的骚乱,导致一些球迷被捕、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被炒。

此后,中国男足在1993年、2004年、2008年又先后三次被阻隔在小组赛阶段,加上这次已经是第五次了。此间,只有在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因韩日同为东道国,直接参加决赛;因国际足联从上届开始又将决赛阶段参赛队伍从24支扩编至32支,才使中国冲出了亚洲。然而惨不忍睹的是中国队在比赛中居然颗粒无收,在所参加的三场小组赛中一球未进,只有一脚远射砸在对手球门立柱上。

面对中国足球已经需要将口号改为“冲出小组,走进亚洲”的现实,国人早已失去了“5.19”那种“激情”和期盼,于是便极端的将对足球的乐趣寄托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失败上。其心态就像当年马季先生在《红眼病》那段相声中所讽刺的那样,“要出国大家就一起出,不然谁也别去”。

很难说中国足球近年每况愈下的局面与“妒人之能,幸人之失”的心态有多大程度的因果关系,但有这样一个道理却千真万确,即世间万物都是在相互推动中才能前行,在互相依存中才有成就。喜马拉雅山因为有青藏高原的托举才成为世界最高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因为千家万户共同努力才成了气候。体育项目更是如此,中国的乒乓球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人才济济、后浪推着前浪。而足球在欧洲、拉美两个地区具有的强大优势更清楚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与亚洲各国注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必须是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而没有对别人嫉妒与嘲笑的份儿。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理念其实并非只适用于足球,也同样适用其它行业和领域。

在《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中,确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说,这可能就是国人“妒人之能,幸人之失”恶习的由头和理论基础,但究竟是误读还是真谛,我看尚须商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衣服多了
后一篇:烧煤的年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