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血,老来从容
(2011-03-24 12:44:24)
标签:
杂谈 |
老师您好,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目标不太明确。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挺努力,也挺执着的人。我有点内向,但是脾气都还不错,在大学里从来不惹事,就是在小团队众多的研究生阶段,自己也能在各派之间周旋,有人说我是老好人。我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同情心特别强,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这么一个大个子男青年哪来的那么多眼泪。
大学读的是化工,自己确实不怎么喜欢这个专业的,当时是父亲给填的专业,自己没有想法。后来大学过程中沉迷于游戏,这个事情自己也是一直后悔,后悔没有把时间好好利用。对于游戏的过度沉迷导致自己对于未来没有时间做任何打算。
大学毕业了就和同学一起找了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工厂里上班的。当时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条件也很艰苦,而且工资相当低。和其他的同学交流之后,我早已沉默的奋斗的心顿时爆发了,我知道命运不是被动顺从的,是要努力改变创造的。我辞职然后在家里窝了一段时间,考上了现在的研究生。
当时选这个专业的时候,自己一厢情愿的因素太多,现在才发现这个专业非常的尴尬,毕业之后就业甚至不如本科,当时选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考……现在真的是非常后悔。
目前给自己的规划是这样的:
A方案,考管理学博士,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因为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都比较好,而且和新同学在一起不用太久我就能发现他们的优缺点,而且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做事情也是以大局为重。我想在博士阶段努力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毕业后希望能够去企业做HR。这是个自己比较喜欢的路子。
B方案,踏踏实实学习与现在学科相关的知识,毕业后考个当地公务员,稳稳当当过一辈子。但是我自己觉得B方案不可行,因为首先我不是个求稳的人,而且非常不喜欢公务员的工作。可是家里人希望我能稳稳当当的过一辈子。有时候很纠结于家人的意见是否和我的一致。可是老师有的时候自己懒惰的心理若是占了上风,真就想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就会想,哎呀还是考个公务员过一辈子吧——其实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很反感的。
C方案。目前我所在城市有个大学,而我的专业正好是个急需专业,也有熟人介绍我去那个学校。今年我回去看,受到了校方很好的接待,呵呵,头次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说我毕业后可以去当老师。但是C方案我也不喜欢,因为首先目前这个专业我就不怎么喜欢,其次是我不想做理工科的大学老师,我不喜欢把人生宝贵的时间都捐献给无聊的实验室——就是把时间花在读一些枯燥的书上,我觉得也比在实验室等那些数据强得多。不过校方给我描绘了一个很好的蓝图,让我也是很犹豫。
多少天来一直犹豫不知如何选择,方向不定,有劲也不知朝哪里使。希望李老师能给参谋参谋。多谢您了!
XX同学你好。
选择A方案,你的风险是什么?收益是什么?
第一个风险是,能跨专业考上博士吗?需要几年?你那时多大了?第二个风险是,人力资源专业是你喜欢的吗?人力资源工作是你了解和乐意干的吗?第三个风险是,博士毕业更好就业吗?
面对这三个问题,我鼓励你崩溃一下。因为这是“崩溃疗法”,不崩溃一下你体会不到生涯规划的严肃性所在,它没有正确与否的标准答案,但是要有逻辑性,我在为你独立思考的理性招魂。
当年,你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能想到的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考研,最后发现是挖了一个坑给自己往下跳,然后,你这个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案A岂不是继续挖坑给自己继续跳?
我判断的不是你不适合做人力资源,或者不适合读一个这个方向的管理学博士,而是你基本的逻辑思路是错误的。
“我想在博士阶段努力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毕业后希望能够去企业做HR。”这话说明你目前对HR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基本空白的,如果你希望读个博士能改变自己,那就是又重蹈了往日的悲剧,根本不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博士是做研究方向的,而不是做实务所必须的,这一点道理你应该明白,首先不论你能不能考上博士,等到博士毕业,你肯定是会非常难就业的。去做研究性的工作,人家会觉得你半路出家,不够正宗;去做实务工作,人家又会觉得你有过度的学历,必然心气太高,你就业难的局面是不会有根本改善的。
要做人力资源,我鼓励你现在就开始探索,读人力资源的书,网上关注人力资源行业的动态,参加人力资源的培训、论坛和各种活动,认识做人力资源的人,去做企业人力资源的实习、兼职、打工。毕业了直接去做,而不是读什么不着调的博士!
别说你整天被关在实验室里,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我要是你,如果有实习的机会,我宁肯辍学去做实习,那也是更靠普的探索人生理想的选择。
方案B,你可以去考一个公务员试试,这大概就是中国毕业生传统的毕业仪式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然,大部分不过是炮灰,如果你能考上再来问我该不该去做。或者你过了一个像样的研究生生活之后,就不想去考了;或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安于稳定了。你对这个选项是不严肃的,我也就不浪费太多感情了。
方案C,同上。
我再简单地总结一下,其实我们的人生中都面临着很多选择,好像可以成为各式各样的人,但是最后如果一个人成了四不像,让他自己完全不能满意,那是因为他从未为自己严肃的唯一目标付出过足够的努力。这个唯一目标不是说你就应该成为一个单调的人,二十岁是什么样,五十岁也还是什么样。而是说你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当下的目标,全力以赴把它完成。这是一个人生态度着不着调的问题。也许你把人力资源弄透了,发现不过如此,其实你更爱的是做市场,做销售,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你也能在公司一边做人力资源,一边寻找机会去做其它的事情。这样你的情况也会比现在要好。现在,你假装自己有很多选择,其实为做公务员也好,做大学老师也好,那样的人生不是你的个人选择。对有些人来说,那也许是值得他们尽力去做的事情,但是对你来说,只是偶尔想要的外遇。
人生很难预计,你“永远”会做什么。但是当下就应该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付出十分的努力,如果不这样,也就谈不上人还能有什么理想,不过是在写封信逗我玩而已。我认为人力资源工作不是多么了不起,也不是多么无聊的工作。你只要下决心去做,不那么太挑,总是可以找到一份的。
有些人会说,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啊,我们还不是在应付生存?我建议你不要理会类似的声音。多数人常常把理想和生存分得太开,以至于理想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件时时意淫的奢侈品。而你想做的基础工作,如果你不是一开始就要做总监,不是一开始就要名车豪宅,你总有机会去做的。多数人都只想在自己的理想中索求到短期的实惠,而很少愿意为之持续付出,道理就这么简单,可是人们总是找借口把它复杂化。
最后,你会失去什么呢?你总得折腾过,才能说服自己就去做个公务员,或者大学老师吧。那时候你才能更加看清自己,即使选择了不喜欢做的工作,也会比今天更不纠结。
也许有一天,你做了那些端着茶杯看报纸的工作,也能有雅兴多瞄一眼人才市场的新闻呢,做点小研究,发点小评论,跟领导闲扯淡,也会谈到对单位人才战略的看法什么的。你会觉得自己有过一个热血青春,老得也能更从容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