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丰富自己的人生?

(2009-10-24 16:16:07)
标签:

《大学不知道》

教育

生涯规划

杂谈

——技术人员转型之路

 

Robin老师,你说过“丰富的人生体验,能让自己懂得好坏取舍”给了我很大启发,但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原因。

 

我已经工作一年半,专业是计算机,大学毕业我来到这个沿海特区城市,就是想最接近走在国家乃至世界前沿的企业。面试官很欣赏我只身一人,没有亲人朋友来这里的勇气,所以我很幸运的进入了这家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

 

我很欣喜,因为对于将来要从事互联网这行的人来说,在这家公司的任职经历会有很大加分。但是也很彷徨,特别是工作一年半来,看到身边很多技术牛人的职业发展十分顺利,可是我自己却并不喜欢做技术,而且和他们相比,并不算擅长。一些比我晚进公司的同事有比我优秀的表现,让我非常有自卑的感觉。

 

现在我在为自己的转型做准备,但是在我现在接触的其他部门中,转型的方向大多是技术层面的职位。我有去找过兼职,但由于时常与本身工作时间冲突,兼职的雇主大都不太愿意。所以我的问题是,我希望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让自己知道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可在有一份工作的同时,可以以什么方法丰富自己的工作体验呢?

 

最近看到你的博客,现在买了你的书,过三天应该到了,会认真去看看的,但是这个问题实在是想先请教一下。

 

 

你好,你的问题也许是自己身处在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这样的工作经验是非常珍贵难得的,但所在的技术岗位是自己并不十分感兴趣和擅长的,希望有机会得到不同的工作体验,来发现技术岗位之外,自己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发展方向。

 

如果我的概括没错,我觉得你在外面兼职的想法就有些游离,因为你以自己的公司为荣耀,它也是一家成长性很好的公司,最好的积累工作经验的方式,不是在它之外,而是利用企业内所有的资源。我觉得这是你需要调整的探索方向。

 

你刚刚工作一年半,应该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干好,你也许不比牛人,可以飞速地发展,但是你可以做到技术更熟练,完成工作的效率更高。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你已经做得不错了,因为你都能想到去做兼职,说明你还是有一些业余时间的,这已经比那些从头到晚要像老黄牛一样闷头做技术的人更有选择生活的弹性了。

 

技术当然是互联网企业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引擎,但是仅有技术是不够的,那最多让你成为一个技术型的供应商,并不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品牌,对终端消费者有影响力。其实,技术只是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环节,甚至各部分都可以分拆外包出去,但是你要开发的每一种技术,它们由什么决定?由上级领导拍脑袋决定?还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为了开发出更有效的盈利模式?

 

如果你随便去找靠机遇能碰到的兼职,其经验含金量可能较低,东打一榔头,西抓一耙子,可能会让你更为困惑,你很难获得系统性的经验。我建议你立足于自己的岗位,顺藤摸瓜下去,从自己公司的内部流程入手,看一看一家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都在做什么,他们如何配合从而保证一家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再放眼看过去,一家公司的整体目标如何根据行业的动态在做出调整,它如何适应变化的消费者需求、行业技术进步与竞争态势的要求;再放眼看去,你会看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些巨大的变化,无疑深远地影响着你的职业发展。

 

往回看十五年,那时候互联网才刚刚进入中国,你也许才在入读小学不久,在语文课上根本不可能学到“互联网”这个汉字词组,有人笑嘻嘻地逗你,“小朋友,将来打算干什么呀?”你冷冷地回一句:“我会做工作很无聊的软件程序员!”对方肯定会惊得吐血而死。

 

往后看十五年,也许你还继续在做技术工作,但是在太平洋上的某个人造小岛上,利用无线网络和一个异型的电脑工作,每周只干四小时,剩下时间用来潜水、冲浪与飞行,陪伴家人环游世界,谁能预料呢?更可能是你已经脱离了技术型岗位,也许你在做设计,做管理,做生意,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谈论新的环境危机,人类的空虚,谈论怎样改变世界这类的话题,谁知道呢?

 

想一想你的公司,它不过才有十来年的历史,如果我们动动脑筋很容易猜到你在的是哪家公司,它就是把人类想打破孤独的需要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它也非世界上最早这么做的公司。你很容易从自己公司的历史了解到这一段互联网行业的变迁,再从研究你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的角度,看到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而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如何与一家企业发生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

 

通过这种全景式的了解,你就更可能看到自己格外感兴趣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你也许可以请教一些公司内部的专家,或者作为公司客户的专家,行业内的其他专家来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你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习、研究、实践,利用自己的技术专业背景,也许你可以开发出更好的项目,帮助公司建立更好的品牌和客户满意度,实现更高的盈利,这样你就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破茧而出了。

 

我并不是在教你做一个更差的技术人员,去三心二意地对待工作。了解自身工作的外部环境,这从来就是一个有抱负有志向,也想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好员工应当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当然,周围的环境一般来讲也会提供给你这样的支持,即便未必人人肯热心帮助你,你也要学会更多地结识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能够学到不同领域的新东西——是否主动去做到这一点,常常造成每个人两三年后命运的重大差别:有些人路越走越宽,面临诱人的发展前景;有些人职业枯竭,但目光狭隘,想转型又无路可走。

 

总之一句话:丰富人生要立足脚下,由近及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