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不知道》职业规划教育杂谈 |
Robin老师:
您好!潜水看您的博客很久了,最近一篇您分析一个大三食品专业女生的文字让我获益匪浅!也最终让我鼓起勇气来写信咨询您,希望能有幸获得您的回复!
我是今年毕业的普通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现在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助理。工作很简单,当然也很单调,每天一起上班的同事年纪都比我大很多,30多岁的占多数。
在校期间,我只有英语比较好,其他没有什么突出的。
我不想再做一个看不到方向的会计助理(这本来也是我临时找的工作,没有打算长期做)。我想去证券、基金这样的金融公司去工作,或者银行的财务分析之类的岗位,但是好的证券基金公司都招人少,我实在看不到我有什么竞争力。
对于证券和基金,我的打算是:
1.现在正在考证券从业资格,打算学点基本知识,至少有面试机会的时候我知道点东西;
2.积极的去找工作。(但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希望啊,名校毕业的金融的学生多了去了,我又没有投资的特长,也没有什么特别,也就是英语在我们学校算好的,口语还不错,但是外企也没能进得去,因为没有其他特别的,去做市场、销售也不是我想做的。)
我想去这类公司的原因是,我希望能做一个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过很好的生活,每天接触优秀的人。而且这个想法也是工作后才有的,原来就是想去一个大点的企业做会计,但是现在觉得那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看到希望。我现在能做的这些,感觉都是大家都能做的,没有什么竞争力。
而证券公司刚进去大部分都是做证券经纪,就是拉客户的,我又没有什么社会资源可以做好这个,我觉得这不是我的好的起点。
怎么办呢?我不想就这样做个普通会计……
谢谢Robin老师花时间看我的信,希望能收到您的回复!哪怕只是一小段,也会是对我的很大鼓励和帮助。
Iris你好:
你说“我希望能做一个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过很好的生活,每天接触优秀的人”,这是很好的心愿,但是这想法本身却有很大的逻辑问题。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你要转行做金融投资工作,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我也很清楚,假如我是一个证券、基金公司的雇主,我当下不太可能雇用你作为我的员工,这方面你也是有共识的。
如果想要做证券投资类的工作,参加从业资格考试也许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有此类资格,并不意味着有一份好的工作,大概能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少的拥有此类资格的人,最后在相应行业找到了工作,当然,做得不错的就更少了。
除非有一天,你能真正找到自己跟证券投资类工作的独特联系,确定自己具有真正的竞争力。
大家都想“过很好的生活,每天接触优秀的人”,但是你未必要“做一个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截然相反的思路,你应该过很好的生活,每天接触优秀的人,才有可能做成任何事情。
因为你遇到了一个标准的困境,像你想的那种路径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后续这种职位带给你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成为现实。
你能做什么?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学校背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比如,“我是非名校的,怎么去跟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竞争呢?”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自己的专业背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比如,“我是XX专业的,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一片黯淡,我想做XX工作,可是怎么跟那些科班毕业的竞争呢?”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公司背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比如,“我在这样滥的公司里,不能得到足够的培训,怎么可能进入著名公司呢?”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自己上面的老板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比如,“老板不给我锻炼的机会,我怎么会获得经验不断提升呢?”
其实,学校不是你自己报考的吗?专业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这家公司不是你自己应聘到的吗?老板不是那个面试你进这家公司的人吗?
那些学校不想招有更好成绩的学生吗?那些院系不想招更热爱专业的学生吗?那些公司不想招更好的员工吗?那些老板们不想有更好的下属吗?他们也想跟更优秀的人一起学习和工作呢!
人必须有自主性的成长能力,才有可能往更高的地方走。决定你未来高度的不是你今天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是否有长期自我驱动的意识和能力,去获取资源,创造机会,不断让自己向上攀升。
你不能说,如果我站在8840米的地方,我也可以登上珠峰顶。谁都可以那样,但是却鲜有人在低海拔时就有决心去不断攀登。
我想说的是,在你能力的范围内,可以选择更好的环境,但假如环境真不如所愿,你也可以更好地生活,认识优秀的人,这一点不要太指望什么行业、公司、职位带给你,而是你自己必须去负起主要责任!
你现在就可以过更好的生活,这种生活里,你也许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但是至少要有基本的安心,这种安心就是知道自己可以创造未来,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就是要有基本的自信,如果你用自己非名校毕业,公司背景差,职位与周围的人际关系都讨厌来困扰自己,就可能越想越糟,陷入恶性循环:随便去换工作,又发现到处还不是一样,换工作的结果可能是不断地左右平移,而并没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这样只会越来越丧失信心,对工作心灰意懒,对整个生活世界都抱有彻底的负面情绪。
相反,如果你想要获得什么美好的东西,那么今天就应该开始直接接触它。如果你想要获得爱,那么就去接触爱,往爱多的地方去生活;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就去接触成功,往成功多的人们那里去取经。
和优秀的人交往,有很多种途径。
首先就是与他们神交。如果你真想像谁一样地成功,那么就去了解他们的成功方式,他们的成功理念。大多数精神困惑的人都在很封闭地冥思苦想,要确定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再去付诸行动。实际上,今天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经济贸易、人际关系都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更开阔视野地去看问题,我们需要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自主地去学习,通过在互联网上结识的人去讨教,让自己处于这种良性的联结中很重要,让自己孤立在身边小圈子的恶劣环境中却很糟糕。
如果你真的喜欢证券投资行业,是否知道一些著名的投资人,证券分析师呢?是否经常看他们的媒体报道,是否经常登陆他们的博客?你是否找出过大量的分析报告,自己照猫画过虎?你是否读过他们的著作,看过他们推荐的专业书?你是否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知道他们又认识谁?供职在什么企业?那些企业对人才有什么需求?
第二是你必须认识这里面的人,认识他们所认识的人。以你想进去的证券行业为例,依我的有限经验来看,证券业就是人与钱的混乱肉搏战。你可以通过“钱”来抓到“人”,也可以通过“人”来抓到“钱”。但是显然用钱来抓人不是你能做到的,那么显然你要从认识大量的人来入手。你可能会有疑问,觉得认识人很难,但是这一行业就是个认识人,折磨人的工作。我前两天刚咨询过一个在买方(基金)和卖方(券商)都作过分析师的人,他对我说,现在国内的分析师们就是在忙着搞关系,短周期的评价机制也使他们不太可能注重价值分析,都是在利用各种小道消息,作波段的炒作。当然从一个正常的角度,分析人员也要处理好各方面信息渠道的关系,投资链条上下游的关系。尤其你可能要从一个销售职位开始做起,这更是不可避免的了,你的酒量怎么样?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做一个会计,也需要良好的结识人的能力,才有机会学习到好多更好的专业知识,我曾经在《大学不知道》里写过一篇《小出纳对话跨国企业财务总监》,希望你找出来看。当然,我不是在打击你的信心,我对任何行业的认识都可能很片面,希望你去做更为深入的调查,而这种调查的最实际方式,就是做更多的业内人士访谈,与更多行业专家对话。
我想说的是,不论干什么,你都要与优秀的人有接触,才可能被熏陶成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你想转换工作的话,成功转换的方式更可能是你先认识这一行里的许多优秀人士,而不是“进去之后再开始认识吧”,或者“给我那样的职位,我就会与优秀人物为伍”。
是否进入证券投资行业?我劝你慎重,姑且存而不论吧。你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行业有些接触再作结论。
但是,你必须开始跟优秀人士打交道,这是今天就必须开始的事情,你才能看到希望,获得思路,有努力奋斗的榜样,知道怎么样一直优秀到成功。
怎么样去认识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物呢?找到他们工作生活的轨迹,踩上去;找到他们日常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满足——这方面我以往的文字讲过太多了,请参阅,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