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着情绪去拉萨

(2009-08-15 14:59:14)
标签:

西藏

拉萨

旅游

杂谈

人生

教育

如果你在心里盘算已久,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去一次拉萨,去一次西藏,那么我要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时机。

 

新年?五一?十一?夏季?秋季?……

 

我要说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机,不是“天机”,而是“心机”。你最好是在自己状态很糟的时候去一趟拉萨,能够抛下一切很冲动地游荡一番的时候去一趟拉萨,带着你特有的小情绪去拉萨,这样往往能够有更多的精神上的体悟与心灵收获。假如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精神世界,只是抱着赶时髦的心态来西藏猎奇,幻想处处奇山异水,美不胜收,恐怕到头来只是吃尽了苦头,回去感叹一声“不过如此”。

 

事实上,在那里的日子经常听说某人飞到了拉萨,感到失望,两三天内就转头飞回去了之类的事情,这样的人不是身体不好(高原反应),就是心理素质太差,拉萨真正的美不是像一幅画摆在那里,任人把玩;它更像是一个大个儿怪味的榴莲,你要想尝到甜头,真正得花点辛苦打开它坚硬粗鄙的外壳。还有一些人报了九天到十几天不等的旅行团来西藏,住着星级宾馆,乘着豪华大巴,过着“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的制式旅行团生活,大昭寺只能逗留一个小时,而八廓街要四十分钟转完……忙得像行军打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城市人特有的焦虑神色,怕漏掉一个景点,而整个行程却没有任何重点。

 

真正的驴友只要做一件事情,便是来过地道的拉萨:靠在大昭寺正门对面的矮墙——“艳遇墙”边,坐着懒散地晒晒太阳,跟旁边随便什么人侃侃大山,聊得来的几位山呼海啸地去喝酒,再到处溜达流窜。

 

日光之城拉萨的头牌景致,并不是红山上赫赫有名的布达拉宫,而恰恰是它的日光。没有去过布宫的驴友,(有些是因为对景点不感兴趣,有些干脆就因为没钱)并不妨碍他们对拉萨梦牵魂绕。世上最奢侈的事情,莫过于晒着拉萨最纯粹的需要50+防护霜的日光,并且什么也不干。晒到你心里的小情绪慢慢地变得酥软,肆意地挥霍掉大把大把的时间。你会感到真正的充实和富有,闭上眼睛就是幸福。

 

拉萨的美好过于空洞和抽象?

 

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来拉萨晒太阳的基本是“三失人员”:失业、失恋及失常人士。所以,假如你当时幸运地属于此列,在拉萨的生活绝不会空洞、抽象和寂寞。

 

拉萨的一大精彩之处,在于它集中了中国的怪异人士。这些人中不少是都市生活链条中脱节下来的散兵游勇,受点刺激就跑来拉萨,这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流俗。

 

在拉萨,显然集中了中国最多的驴友,他们从全国各地跑过来,乘飞机、坐火车、赶班车、骑自行车、徒步加搭车……来参加一场盛大的、似乎永不落幕的聚会。拉萨虽是自治区首府,其规模恐怕并不比丽江、桂林这些地方大,常住人口只有50万左右,整个城市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内地稍大号一点儿的县城,在这里却是最容易碰上有故事的驴友的地方。

 

在大昭寺的墙边,随便见到一个其貌不扬的瘦小女生,跟她聊聊,你都能得到不少走墨脱徒步的心经。如果说在夏季穿越雪山垭口不是问题,过塌方区总要冒极大的风险,热带雨林的蚂蝗区总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青年旅社,睡在你上铺的兄弟,极有可能是从川藏或滇藏线骑行而来。我见过的一位仁兄,1995年时因为骑车出过车祸,曾经十几年都没碰过自行车,这次买了新车就从成都开始试车,一直试到了拉萨。

 

在拉萨,你随时都可能纳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在生存压力炙烤着国人耐受力的今日中国,在房子、车子、股票、升学、谋职、加薪、创业等等主题缠绕下的今日中国人,怎么有那么多人有闲功夫在拉萨的街头只是无所事事地晃荡?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某些人的生活方式,至少是某些人的一段生活方式。在拉萨,你不会吃惊,有很多人是专门辞职而来,失业而来,失恋而来,离婚而来,想不开而来,或者只是习惯每年来一次……

 

我们都习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乌托邦,在这里应该叫“香格里拉”,云南省甚至有一个具体的香格里拉县,《中国国家地理》把藏东南、滇西北、川西的广大藏区统称为“大香格里拉”,并推之为中国自然风貌最美的桂冠地带。但是,这对“香格里拉”的概念而言,是不完全的。

 

我看到的是人们心灵的需要。在来到拉萨以前,我就有一个小疑惑,为什么从西藏回来的朋友们都能那么神采飞扬?我是带着发现快乐秘密的好奇心来到拉萨的,在离开拉萨,孤身一人走上滇藏线的艰苦行程的时候,一开始我就感到非常的落寞,我曾疑心自己为什么要离开欢乐的拉萨,一直走到波密、然乌湖,我还有掉头回去的冲动。

 

一位辞了职,沿滇藏线一路骑行到拉萨,当时已回到北京的朋友,恰好给我发了条短信:“这两天我在搬家,收拾东西,三天之内就得搬完,时间太紧,还插空要参加面试,所以特忙,旅行的状态瞬间就改变了。但是每天都会做好多梦,还全是旅行的事:订票、骑车、艳遇、住青年旅社什么的,有的时候一睡醒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看看环境才想起来不是客栈……你现在到哪儿了,怎么样?”

 

这短信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对住在平措康桑、风马飞扬、巴朗学客栈里那些荒唐日子的回忆。拉萨本身没有什么风景,你到了那里就会发现,除了布宫、大昭寺,还有不计其数,看到麻木的宗教寺庙,整个拉萨就是在数座秃山的夹缝之中,淌着半干不干的拉萨河,绝无什么秀丽美色可看。但是,拉萨却汇集了整个藏区的全部风景,香格里拉每一个角落的传说,你要是住在高级酒店堂皇的套房里,那可就毁了,你应该试一试青年客栈的上下铺,或者至少在家庭式客栈的躺椅上坐一坐,听一听南来北往,风尘仆仆穿梭于藏区秘境的那些老驴子们路上的见闻和传奇经历。

 

拉萨就是创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尤其是在驴友客栈,臭味相投的人们从天南海北赶来齐聚一堂,亲密无间。有一天早晨,我在庭院的水池前准备刷牙,突然被一位老人大喝一声:“哎呀呀,你怎么用掉那么多牙膏!只需要挤一点点就足够用了,用那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可能就足够用了……”好有性格!我当时心里想,这位在骑车环游中国的老人好有性格!我是很久没被人教训过了——连挤牙膏量的多少一个陌生人都愿意管你一下,给出你极为中肯的意见,这里的人都真没把你当成外人!

 

跟陌生的驴友们随便就开始一个话题,然后投机的一帮人就开始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睡,一起闲逛。住20块钱每晚的床位的驴友们,不是穷得丁当响,就是要在这里认同和发扬“以穷为美”的传统美德,反而做事情处处经济,还有很多省钱的窍门:出远门常靠搭车,去景点得会绕路。你要是花了很多钱,反而玩得不痛快,你都会不好意思,得深刻反思如何不再那么傻花钱。

 

每个脱开日常生活,跑去拉萨的人,多少都有点问题吧;受不了城市生活的冷漠和制式,可能是一种主要问题。拉萨之所以令人回味,在于它汇聚了那些情绪状态相似的人,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在别处的异样生活状态,或者说幻觉,他们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很容易相互信任,彼此感情纯朴,亲密无间,很少有经济等问题上的实际顾虑,这就是人心上的“香格里拉”。

 

回程因出书事宜去了趟上海,在酒店住了四天,倒一个新朋友也再没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