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恐慌,不思想

(2009-04-10 23:50:07)
标签:

大学不知道

人生规划

杂谈

教育

恐慌与希望的第一步: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学不知道》书中人物来信其二

 

Dear Robin,

 

首先要非常感谢你送我《大学不知道》,我真的非常爱读,拿到的当天就读完了,并介绍给了许多朋友,大家都非常喜欢,并读出深深的恐慌,以至于有时候我反而需要给这些爱你的书的女孩子们一些“情感抚慰”,以帮她们稍微平息因为新思维境界和旧思维模式冲撞所带来的深深的不安和惶惑,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自己的决定的非常人性的怀疑。

 

那种恐慌,我想许多读过你的书听过你的咨询的人也许都会有,很多时候,隐藏在豁然开朗的喜悦背后。因为我自己也咨询过你,看过你的书,无限期的关注你的博客,并深深喜欢你的独到并且人性的思维方式,我身边也有很多你的读者和潜在读者,所以我看到过并体会过这样的伴随着恐慌的豁然开朗。

 

然而正是这样的恐慌催促我们去思考去问自己的内心,正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给我们希望和勇气去走出探索的第一步,然后人生就真的会因为这样的思考和第一步进入到完全不同的层面。慢慢恐慌会退去,豁然开朗也变成长期的阳光普照,路上也许有阴云,但是都会因为心中已有新的坚定的信念和方向而不会畏惧。也许你会觉得我说的夸张了,我知道你并不会因为自己成功的咨询而觉得自己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你只是在做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业呀,但是真的,我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并在读你的书和博客时每每有新的惊喜。你的咨询往往起到“点通”的作用,让许多人忽然发现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然后循线而去,一路收获自然颇丰:所有类似的闪光的思想都会被吸引而来,会因为这勇敢的第一步而接踵而至,最终变成思维的蜕变,真正想要的人生也就越来越清晰,行走的人也越来越有勇气。

 

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啊,Robin的咨询最可贵之处,便是能给人走出第一步的渴望和勇气,这有多么难得,也许你自己都不完全了解啊:)

 

说点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进到大学以后,一开始也是非常的迷惘,即使有些常规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也是非常模糊不清的。而且对于这些愿望完全没有把握,不知道怎么让自己“脱颖而出”,于是我就写了信问Robin,当时最想了解的就是路怎么走,以及“怎么通过简历筛选关”。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很普遍。临近毕业,我也终于见识了其重要性。

 

我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同样的这2个问题,他们的做法就是沿袭了大学的传统(这传统真的是谎言),就是努力的考英语证书,考自己可能永远用不着的计算机2级3级,甚至考驾照也是为了以后找工作用,还有就是去参加许多莫名其妙的社团,即使自己并非真的喜欢甚至为此头痛不已,不一而足。到最后,大家就变得非常相似,证书以及经历都雷同,然后就分不出你我他了,这样自然在求职的时候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呀。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同学。我自己就是先确立了要去业内最顶尖的公司,因为我想以后继续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于是我开始了解他们的招聘,为此开始练习英语口语,那种动力和明确的方向感,让我每天早上能6点起床念英语;然后为了提高听力,连续听了一个寒假的BBC(顺便看了许多英文电影),从几乎不知道在说什么到自己能听写出来;同时开始逛论坛,在里面认识业内的人,问他们许多现在看来幼稚的但是重要的入门问题,还和许多学长学姐请教……最后终于机会来了,2次来自业内最好的公司的实习我都因此而很轻松的获得了,因为我对他们的热情、了解以及为此做的其它充分准备,还没有毕业,去年就已经提前签约了。

 

还有就是我后来又想要以后做自己的企业,为此忽然发现自己的准备多么不足。于是开始学习投资融资。我没有一开始就读大部头的学术书,而是从自己喜欢的巴菲特、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的书开始读,他们能把投资讲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接着开始发现自己想了解更多,于是开始读学术著作,接着开始自然的过渡到更精细的金融衍生工具估价,然后上网做模拟投资,然后就完全沉迷进去,拿到什么经济类杂志和报刊都会先读生涩的证券分析类,并乐此不疲。

 

还有很多,我就是想说,当一个人做事情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他人的要求的时候,世界真的就会不一样。你可以少花很多时间,也完全不会觉得辛苦,你会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精力过剩,吃饭都会想着这些让你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事情。然后就没有什么不成的了。

 

Robin说得对,手工打造的人才才有绝对竞争力。我们为什么要按照某个我们不了解甚至除了知道名字以外其它什么都不知道的公司的要求来打造我们自己呢?你见过市场上哪个企业是先自己猜测着市场需求制造许多的产品,再拿出去看能不能卖出去吗?结果当然是卖不出去,但是我们许多人却在做这样的傻事。

 

我们自己的时间和人生,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度过,把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就会不管境况多么糟糕你永远不会迷路,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会把自己和别人混淆。

 

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Robin也不会例外的呀,必然有不了解的行业和学科。但是了解了又怎样呢?最多做到现在许多职业指导人的“形而下”的技术指导。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就是你的见解和思维方式是放之各行各业皆准的“形而上”的。这也是我每次读你的书和你的博客时最为着迷的地方。这样的思维把人带到不同的思想宽度,让人变得更“兼容”,开始去想象或者实践人生的许多可能和真正所爱。从门缝里看了许久的世界,终于有勇气推开眼前的门,张开双臂去迎接更加“不确定”的人生,开始探索怎样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普罗大众踩好的拥挤的“大道”。

 

 “形而上”的思维真的就是皆准的,当思维已经是这个角度这个层面,看待任何问题都会开阔并且不会错,给人希望和力量,并可以信任,继而看到人生的方向,看到自己其实可以为之奋斗。

 

最后,真的想说:非常喜欢你的思维方式,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你的见解带来的惊喜和恐慌:)

 

无问题,不成长——《大学不知道》语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80bcf0100c0n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