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业发展人生咨询教育 |
老师:
回复:
你好,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在考研过程中笔试通过,面试时遭受歧视 。这样的故事不一定总是真的,但是作为外地的非本校考生被歧视是有 可能的,这就是中国的教育现状。
你可以考中国传媒大学,但是尽量找机会认识一些教授和学生 ,了解更多的背景,这是一个未来记者应该想到的事情啊 !我不是教你去通过腐败的交易进去读研究生,但是你要更多的了解这 个学校的信息,这才是更稳妥的思路,如果说一次被拒了之后 ,再盲目地考一次,很可能重蹈覆辙。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找 ,怎么认识,这是你的功课,你在新闻采访学中应该学会怎么搜集信息 ,怎么跟陌生人打交道,把它作为你研究的课题。
我要跟你谈论的更重要的问题是,你真的想做一个体育记者吗 ?或者是任何一种形式的媒体从业人员?那么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都是你 在这一行业需要的核心能力,不管是考不考得上中国传媒大学 ,你都要更注重这方面的素质拓展。中国传媒大学的意义 ,也不一定是给你多高深的知识,坦率说不要把新闻学看得多么高深 ,它是一门应用学科。你在那里能获得的也许是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更开阔的眼界,而不论你是不是能够考上传媒大学 ,你都应该为自己寻找更高的平台和更开阔的眼界,不能只是干等着考 上研怎么样,不是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最好的新闻学教育不在 大学校园,在中国最好的媒体那里!你是否平时真的用专业的心态去关 注那些最好的媒体在谈论什么,怎么做出报道呢?如果你能够研究透这 些问题。我想你就不会就业无门了。
你说:"大家都知道,进媒体更是关系网,我出身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村 家庭,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工作方面也好像死路一条。 "针对这句话,我要再说两句:
第一,做媒体就是要建立关系网,如果你没有关系网 ,就要把建立关系网作为自己进入行业的一部分,甚至在上学的时候 ,就要学会建立关系网。有些人天生可以利用父母的关系网 ,那又如何,我们是没有关系创造关系也要上,因为媒体就是这样一个 靠关系吃饭的行当,不要把关系跟腐败的关系完全划上等号 ,采取弃绝态度,要建立正当的关系,以利于开展工作 ,以利于和不正当的关系作斗争。比如,假如你想做一个体育记者 ,你没有认识运动员、没有认识体育赛事的组织者,没有认识其他的体 育官员、媒体同行,你的信息从哪里来?难道要将来的单位派发给你信 息,要他们帮助你联系好采访对象,你再过去报道吗?显然不可能 。这正是记者工作的最大挑战,就是千方百计,克服重重挑战和阻力去 找对人,挖到新闻。由于中国媒体单位很多有官方色彩 ,因此培养了一批媒体老爷,他们也许思维方式不是如此的 ,但他们也做的不是新闻,是官方宣传而已。
第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学会避开 易受特权干扰的雷区。如果说所有的媒体都是要靠父母关系进去的 ,都是那么腐败也有失公允。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鼓励学生面向更市场 化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市场化而不是特权化,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较光明 的未来,另一方面,在这样的领域里就业,可以把受特权干扰不可控的 职场未来风险降到最低。所以,要我给你的就业一个建议 ,就是寻找更市场化的媒体,避免官方色彩浓重的媒体。
最终,你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成为一个出色体育记者 ,取决于你的独立采访报道能力,成绩虽然有重要性 ,学校也有重要性,学历也有重要性,但是你在采访报道方面做到的够 好,这些就都会变得极次要。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供你参考。
比如你能不能自己开一个博客/播客,开始做体育评论呢?开始试着给一些媒 体投稿,自己找一找身边有没有可以看的比赛,可以联系到的体育人可 以接受采访,这些是你马上可以做起来的事情。你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计 划,比如就是独立采访到一位奥运冠军或体育名人,然后你把自己这段 事例拿来做求职信的素材,会多么有卖点,把你采写的稿子或视频投给 相应的媒体。这才是最好的应聘方式!中国专业的体育媒体不很多 ,但是其实各地方媒体,从电视台到都市报、晚报、网站都需要体育版的编辑 、记者。希望你在这里找到机会。
我写过一些新闻学系或其他想做记者的学生的出路的文章 ,参见我的博客,《考研为了不入社会?》《再谈未来记者的学历问题 》《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衷心祝愿你走出困境,实现梦想!
前一篇:人人献出一点爱
后一篇:勿以暴力心态对“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