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职业发展 |
在身边的人看来,他算不上聪明,甚至有些迂腐刻板,但是每一个人都会认同他有种要命的认真精神。
他出生在北京远郊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初中念完后选择了一所普通的中专类商业学校,入读的又是最普通而实际的会计专业。
在中专时期,他因为办事负责牢靠,颇受师长们的器重,一步步成为学生会主席;毕业时被学校特别推荐进入一家大型国企的子公司,开始干起了最基础的财务工作,成为一名普通而又光荣的人民出纳员。
在他的心里,埋藏着一种惊人不普通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会成为一家大型上市企业的CFO(首席财务官)或至少是财务总监。这样,他开始了自己认真而又认真的蜗牛式起步。
按说一般财务人员的晋升,有着标准得不能再标准,枯燥得可说毫无想象空间的路径生涯。如果你是从出纳这条土路上起步,至少要做到一个普通的会计才算上了柏油马路,然后是会计主管、财务经理、高级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之类,这期间,你也许需要拿个大专或本科学历,考CPA或ACCA之类,也不排除需要念一个MBA学位。
会计是一个需要高度认真严谨精神的行当,它要求各种严格的资质认证,尤其对他这样一个从中专学历,从出纳职位起身开始奋斗的年轻人来讲,向上走会是如此地吃力。
在学习上,他的第一步是通过会计方面的大专自考,不幸的是,他刚刚上路汽车就抛锚了,或者说自行车就掉链子了,或者说徒步鞋就踩上长钉子了——总之,他连续数年,总有一些科目反复考却无法通过,这时候,他忧虑地找到我们。
我对他说,你所看到的这条财务晋升之路,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学历证、会计证考试之路,如果不工作,仅仅考下这些证书,你或许都需要十年的时间,我不是说它不可能实现,但是这种蜗牛的爬行方式,你会不会在到达终点之前就已经油干灯枯了呢?何况现在一个自考都看出来了你不一定有考试方面的过人天赋。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更适合的道路,比如把你的财务知识往某些方向上深耕,成为财务方面细分专业的行家或与某一具体行业紧密结合的财务分析专家,这样你不只有管理职位晋升一条路,你可以通过扩大自身的服务客户群,比如做财务咨询、财务培训,诸如此类的东西可能获得跟财务总监一样的成就感和利益回报?
具体怎么做呢?他也感到纳闷。
我就更不知道了。
我们其实很少见到有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咨询,除非他们是打算转行。我想,这跟会计类专业的生涯发展模式比较固定有关。就像我们很少为工科学生提供技术生涯的发展建议,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工科生来到我们这里,都是告诉我们他们如何不适宜于技术性的工作,所以我们也总是在谈论技术工作之外的可能,放弃硕士、博士的可能。
给他具体会计生涯方向的建议,我真的无能为力,并且——我还对这种无能为力感到坦然。
为什么呢?许多学生来到我们这里,是寻求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帮助,而我们赖以立足的存在,并不是要成为真人版的百度、Google,并把这两家公司一举击垮,我还没不自量到那种程度——我们的所谓咨询,其实不是知识的对话,不是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对话,而是理解世界方式的对话,是人生思维方式的对话。我并不给你一个终极的、非此不可的答案,我传递给你我看待世界、理解人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并希望对你的人生转变有所指引。
我怎么样自命我自己呢?我就好像是一个“人生扳道工”——过去,在铁路的岔道口,很有一些人做着这样的工作,根据调度的指令,为即将到来的火车搬动岔道的机关,改变铁轨的连接方向。他们做得好,火车在铁路上运行顺畅,他们做得糟,那很可能是对开列车碰到一起的大灾难。我的工作与此类似,常无所事事地站在人生岔道口上看风景,你像一列冒着浓烟、粗重喘息的火车一样驶来,我问你去向哪里,为你改道或不改,并告诉你过往列车的经验——至于起点和终点,我自己也从未看见。
我们不可能登上你的驾驶室,帮你把握方向;更不可能成为人生保姆,把你裹在襁褓里代替你走路。我们就是通过发问、质疑来帮助你校正人生方向,然后咔嚓一声完成了一次转轨,继续在岔道口望着下一趟隆隆驶来的列车。后面的事情是你自己要去风雨兼程。
书归正传。我说我不可能详尽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好会计,因为没有人告诉过我。谁能告诉你呢?那些在你自己行业里的专家。如何从一个会计变成一个会计主管?去问几个会计主管,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人是不从会计干起来的;如何晋升为高级财务经理?找几个高级财务经理去问,因为他们几乎也没有不是晋升上去的!
如何去认识这些行业专家?这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比如你去钻进这些行业专家的圈子里面,你可以上网或在行业媒体上寻找,是否有会计或财务方面的培训、论坛、协会、沙龙、俱乐部……
后来,他听了我的意见,上网去找了家公益性的财务俱乐部,每周六他们在中关村附近开论坛,交流各种实务经验。
第一次,他知道原来Excel还有那么多神奇异常的功用。原来他主动负责帮本公司的财务主管做报表,每次花三天时间运算出的各种数据,现在竟可以三秒钟搞定!
第一次,他了解了IBM的采购体系的框架和简单的运作流程。他在自己的公司也负责一些杂七杂八的采购任务,他开始借鉴IBM的采购理念,在质量、效率与价格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
第一次,他获得了别人的主动聘用邀约。那一次,他们分析财务人员的求职之道,他主动拿出自己的简历作为讨论范本,有一家创业园公司的副总裁指着说,这个地方应该怎样,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怎样——咦,这个简历还不错,我们有一家新公司,你最近有没有想过换工作?
第一次,他感觉到自己可以处身一大堆业界牛人中间。这个俱乐部的核心人员包括诺基亚合资公司的前财务总监,摩托罗拉高级财务经理、IBM税务主管等人。他不仅坐在他们中间,他还要坐在那位前财务总监的对面,让他对自己有印象,形成一种非单向的交流。
事实上,所有那些第一次的震动都过去了。他向我这样描述他最初参加这个俱乐部后的情景:每次俱乐部讨论完毕,他必须都得以最快的速度回家盖被睡觉,因为他总是受到太多的颠覆性理念、革命性技术以及其他牛人成长经历的刺激,他如果不把自己放被窝里弄睡着了,他就会在大街上大哭、大笑、大吼、大叫……
一年半过去了,那些从前仰望的牛人成为小蜗牛身边值得尊敬的朋友,甚至他可以指导一些新加入的财务主管如何巧妙运用Excel提高报表制作效率了。去年有一家强势体育品牌公司年薪10万招财务分析员,从前的小出纳根本没底气去挑战;今年,他觉得自己在基本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更重要的是有面对雇主机构任何大人物进行专业沟通的信心了——因为他每周都会与至少同样重量级的这些副总、总监平常、熟络地沟通。
小出纳可以对话跨国巨头财务总监,就像是小蜗牛登上了职业成长的新干线。
当我这次又见到他,我告诉他:应该完成一种新的人生战略转变——认识对话了总监、副总之后,剩下的主要不是再去认识CEO、全球总裁和董事长了,够得太远不见得有实际意义,知道财务总监如何向CEO汇报,这些经验你在三五年内不太可能用上。现在人生战略的下一步是,该如何去让大家觉得值得前来认识你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