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中专开始,自考本科,社会学研究生——人生的学历爬坡何时是尽头?

(2007-07-03 02:21:39)
 

一位从中专毕业,读自考本科出来的年轻人,发现自考本科的学历并没有带给他根本性的命运改变。这时候,从近于零基础开始,他拼命攻克英语关,两年后考上了社会学研究生。

 

29岁的他,已经娶妻生子,面对前途向徐老师发出呼救:如果硕士就去教书,只能去一般的大专院校;而要读博士,并不是肯定一年就会考上;那么出国去读博士又有没有可能呢?他自言比较擅长背单词,觉得这一点在备考GRE上有优势……

 

下面是我代徐老师给他的回信:

 

你好,我是徐老师的咨询助手Robin,希望我的回信能对你有所启发。

 

第一,我希望你思考在大学教书是不是你的唯一出路?社会学毕业后,你本来可能有很多种就业出路,这正是徐老师书中给人们的启示,面向市场的就业,一个专业毕业其实可以做360行,你需要思考和探索更多的出路,在此基础上如果在大学教书是你觉得最好的,这个才值得选择。而不能把自己限制在升学读博这一条路上,这么限制死了,当然看起来人生茫茫,苦海无涯。

 

第二,我很困惑这么些年,你的家庭靠什么维持。靠你的妻子赚钱养家?小孩子是否可以得到足够的父爱?这种父爱有时候比其他一切都重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从你读研到博士毕业(也许并不是一次可以考上博士)至少还需要五年,留学则要更长,这期间你的家庭是否能够承受?

 

第三,如果你决定读博,必须知道读博之后的出路。博士之后,基本上走学术路线已经无可更改了。34岁,你去大学做讲师开始,这种状态是否是你愿意接受的?我有一个同学今年博士毕业,在国内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教哲学,每月薪水是3000块。这应该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了。他也更年轻,而且热爱学术。当然,最终教授们不一定是贫穷的,但是要在学术上有所作为,你需要知道,学术的一般生涯是相对清苦的,除非你对这一专业真的有异乎寻常的使命感,对这一学科有特别微妙的乐趣体验,读博士一定是少数人的事情,而做一个平庸的博士,又在这样很基础的学科,是不乐观的。

 

第四,如果你要在大学教书,当然出国进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国内的各种学科带头人,海归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趋势,留学归国人员所占的比重还会更大。但是,这又对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社会学申请全奖出去是可能的,但不是像数理化那么通常,可能性相当小,这种竞争极其惨烈,你怎么跟那些在北大、清华的学生去竞争?怎么跟那些在其他国家的人去竞争?(国外研究生院是面向全球招揽最好的学术人才,基本不会有给中国的特定名额这回事的)而且文科学习对英语的要求会更高。人生并不是挑战越大越好,而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你要寻求最好的出路。那些能够申请到奖学金的,要么有比较重要的论文,做过比较重要的社会学调研项目,要么有跟国外研究相近课题的教授有直接沟通的能力,而奖学金中并不都是发给你的优秀奖励,相当一部分是需要你去"干活"的,比如助研或助教,这对申请者的口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坦率说,以你现在这样的英语基础,我觉得没有四五年是不可能达到比较流利英语交流的,两年达到这样的阶段,以我个人的经验比较悲观。

 

第五,出国读博士,你可能需要从类似读研究生这个阶段重新开始,而且国外的博士毕业要求很高,你可能要读很多年,奖学金也会花光,这又是巨大的压力。三十六七岁,再回来做讲师可以吗?家庭可以承受吗?这都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

 

单纯从学历这一点来谈前途,这种前景无疑是黑暗的。这也是徐老师所批判的一种思维定势。其实,你不是不可以读博士、不可以出国,但是得有另外一种考虑,那就是你靠什么赚钱养家,呵护妻儿的需要,支持自己的学业?在这条艰辛的学术追求之路上,你怎么样能保证自己家庭生活的平衡乃至于基本的稳定?

 

这就好像每个人都想有一台法拉利,驶上高速路向目的地狂飙,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法拉利,没有法拉利的时候,我们一样要上路——也许后来我们会有;而且高速路虽然快却往往极其单调,而慢速路上则有更多的风景。

 

最终,对什么工作真正有激情,有才华,而且有更好的回报(有些人真的是做教授才能赚最多钱,干其他工作只会很糟)才应该是你职业探索的核心,硕士毕业后去大专教书当然是一种出路,但是只看到这样一种可能则是偏狭的。在你的来信中,并没有讲到这些激情、才华和相关就业可能回报的思考,而自然地把提升学历和幸福生活、好的就业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你的规划中最大的漏洞。

 

那么什么是社会学系毕业生最好的出路?我不知道。跟社会调查、研究相关的出路真是千百种,可以去做市场研究、媒体报道等等,可以去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等等等,当然也可以做社会学学者、教授,这取决于每个人人生经历中做过什么,将来想要做什么。

 

我们并不给人指定一条最好的路,那种最好的路存在于概念里,但是我们挑战你的既有思路,发出质疑,能够通过你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回答我们的问题,我相信你就一定会接近找到一条根本上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路线。

 

预祝你快乐和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