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00强了,之后怎样?

(2006-11-13 03:24:53)

一、“打杂”是职场新人必修课

 

12日上午,接触了在陶氏化学、杜邦公司、贝塔斯曼、西门子、荷兰银行、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等等一系列外企的十几位同学,在场做指导者的是徐小平老师以及李开复先生的特别助理Allan·郭。

 

在场首先提问的是一位曾在德勤实习大半年,之后转头回去攻读会计研究生的J同学。她认为四大的工作对自己缺少挑战性(除了体力),只不过是一种重复性的操作,为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作而失掉生活的balance不甚值得。为了重新寻找人生航向和获得内心安宁,她决定接受保送研究生。

 

她有很多抱怨,其实只是对职业本身的抱怨,与德勤或四大本身的工作性质不甚相关。我觉得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是一种对就业的认识偏差。晚上我通过邮件与一位在外资咨询公司的实习生谈到了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些人在众人称羡的顶尖外企工作,但是他们内心里有巨大的落差——他们工作的性质只是打杂。

 

那些进入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他们前半年不是在打杂吗?那些在别的行业、别的企业的新晋人员不是在打杂吗?

 

除了急缺人手的公司之外,在一般具有人才储备能力的企业内,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或者不如绝对点儿说,任何行业、任何企业,作为从学校毕业的新人,不管是学士还是硕士,我们或多或少在做着一些打杂性的工作。

 

打杂是职业生涯的必然开始,有很多同学会幻想通过取得更高学历等手段跳过这一阶段,甚至直接进入管理性的职位,那种现象在稍好一点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不想在毕业时还从事非常基础的打杂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实习下去,做它个一年或一年再加半载!在毕业那天,已经在企业内成为比较成熟的professional

 

作为没有工作背景的学生,你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尽早地经历过这个阶段,展示自己在专业上的能力,担负更大职责的支撑力,以及抓住每一次常规工作中的开创性机会。

 

设想你自己是企业的老板,在新人未经充分的考验之前,你怎么敢对他们委以重任?招聘、面试都不过是一些演习,真正的千里马不是相出来的,而是跑出来的。

 

对于职场打杂阶段,我们的意识深处就不要躲避它——它是不可躲避的——而要经过它,大胆地走过去就是了。

 

不幸的是,J同学在这里退了回去,从这点来讲,她的就业心态是不成熟的。

 

从其它方面综合来看,J的价值观似乎确实不适合在四大的工作。当被问及假如不考虑钱,她愿意做什么时,她的回答是经营酒吧或咖啡厅,创造一个欢乐聚会的平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