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白纸的呐喊

(2006-06-20 02:55:51)
Robin:
 
你好!
 
看到你的博客非常的偶然,那篇《遇见nobody》的文章深深地震动了我,一个晚上的时间一页一页的把每一篇文章都看完了,满脑子的问题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早上起来忽然非常想给你写一封信,非常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我是北京一所普通高校大三的女生,理工科专业,高中时想学心理学,因为觉得周围的同学都过得太苦闷了,希望可以学青少年心理之类帮助到一些人。从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一定是要考研的(没有理由,理所当然),高考失利,选择工科是因为当时觉得工科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而且如果要换专业也相对容易。
 
进了大学之后,大一还过的挺充实,去新东方上过课,课余有很多体育活动,去商场打过工,把自己的时间占满。大二的时候去北大听了一些文科的课程,隐约的觉得自己对文化人文方面的东西感兴趣,只是听了两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也再也没有有意识的去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了。大二的暑假学了个托福的班(没有想过出国,只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考完托福到了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才发现想要考的专业课根本就不是这一年的时间能够补上的,而自己的专业不想学也完全没学好,于是选择了考经济类的,因为数学和英语还行,专业课似乎也不是太多太难,有可能考上。只是我越来越弄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考研和我的职业理想相悖,我还考来做什么?在这种想法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站在大三的尾巴上,非常悲哀的发现自己成了你所说的“白纸”,普通高校成绩还行,对专业没有热情,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经验,唯一认真学了的是英语,可口语什么的也烂得很。我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心理学,社会学,新东方老师,支教,景区义务解说员,可是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为这些理想做过什么,所有的事都浅尝辄止,到了要抉择的临头乱了阵脚。
 
有一次看到一个笑话:一个牧师一辈子衷于上帝,有一天发大水,爬到了教堂顶,眼看要被淹没,来了一辆小船要救他走,牧师拒绝了,他说:我一定要等上帝来救我。就这样又拒绝了一艘大船,一架飞机,淹死了,到了天堂质问上帝为什么不救他,上帝看到他非常惊讶说,我派过去那么多艘船和飞机,你怎么还是死了?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像这个牧师,本来各种各样的机会等着我继续,都最终被错过。大概是性格上的原因,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我到底该不该考这个研究生,我对经济学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但是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坏事,对任何领域的涉及对丰富知识人生都是有益的,可以在读书期间认真把本科这一课补上,性格上的,主动性上的,独立思考上的,人际交往上的,可以做兼职努力去新东方教书。我觉得自己需要时间缓冲,说白了,我不敢以这样的姿态走上社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给予社会的,觉得自己需要学校这样的一个庇护,让自己可以更多成长。我比较喜欢的职业是教师和社会工作,周围同学也说我给别人讲题总是能讲得非常清楚,想去新东方教书,但是觉得自己现在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方面都差得很远,只是在高中的时候有过一些上台讲课的经历,还有一年的时间毕业,我真的不知道该在这个时候选择什么,现在一直还是在看考研的书。
 
Robin,能给我一些建议么?热切期盼你以任何方式联系我,信,电话,约见,托梦,呵呵,先谢谢了…                                                                                                                                         白芷
     
  
白芷,你好。
 
还有一年的时间毕业,这时间足以让你做好准备成为新东方的一个入门级课程的教师。所以,我直接给你这个建议,你能否成为新东方教师,我并不能保证,但以此为例,我们可以探讨一些一般的思想,即使你的选择是别的,也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你当初选择理工科,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这理由实在牵强,为了锻炼思维能力,你为什么不像我一样选择哲学专业?呵呵。我身边就有和你学习一样专业,类型也很像同样闷得要死的人。人文学科是适合你的,但是中国社会总会有各种古怪的传统思维,让大家选择一些特定的专业,并认为这些专业比别的专业尊贵或热门。其实选择一个专业的第一理由就应该是你发自内心的热爱。
 
你所喜欢的行当是人文和文化领域,行为方式是与人交流。我觉得你还是非常幸运的,你知道自己是明确的哪一型,就不再属于nobody之列!
 
所以,假如站在大学讲台上,教授人文学科,理论上也是适合你的选择。那么就去读硕士、读博士再去做大学教授。但是从现实来看,这条道路对你既漫长又痛苦。因为你没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功底,而且教授的职位还包含研究性的工作,又由于中国大学特有的愚蠢体制,这道路既太过漫长又似乎不那么激动人心。
 
所以,我认为你给自己的定位就不应该是从事高深的人文学术工作,而是基本的人文知识的传播者。你并不需要去创新人文知识,而只需要去把现有的文化精粹传播给更多的人,与他们分享其中的美妙,从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那么无论是做一个导游解说还是做新东方的老师显然都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以新东方老师为例,新东方老师自然需要相应的英语水平,但是教授新概念一二册,教授中学英语等等,显然并不需要特别高超的英语水平,但是新东方教师需要旁征博引的能力,需要讲课的魅力,新东方一直在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人文功底和文化素养,这正与你的特点不谋而合。
 
我建议你不要选择直接考研,因为你的考研目的确实不甚明确,经济学你又缺少相应的功底,即使读出来之后又能怎么样,何况考研是有风险的,你怎么能够保证自己就考进更好的学校?
 
我并不阻止你读研究生,但是对于中国相当多的学生来讲,考研是个不得不的选择,而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竞争力,而假如你能够找到使自己具备竞争力的方式,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呢,而要去考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专业,这样,三年后,你只会徒长年纪,毕业时又会遇到跟今天一模一样的问题:学了经济学,我到底该干什么?
 
所以,我建议你用一年的时间来给自己定一个职业目标,比如先成为新东方中学部的英语教师,用一年的时间飞速地提高英语水平,多听新东方的讲座,多在新东方的周围浸泡一下,弄点新东方老师教课的资料(哪怕是盗版),反复揣摩、模仿并归纳出自己授课的一套方法,你完全可以在一年内成为新东方的老师。在明年四五月的时候来新东方应聘,因为每年暑假班前都是新东方的招聘高峰。
 
在此过程中,你也可以混在北大听一些人文讲座,你也需要翻阅更多的人文书籍来扩充自己在课堂上的谈资,你也可以带一带中学生,做英语家教。相信在大四的时候你应该有相当充裕的课余时间和自由度,那么就不要闷在校园里。
 
你也许会想,但是大四有那么多的校园招聘,我难道都不要理吗?你可以去参加一两场,体会一下求职和面试的感觉,此外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对于你来讲,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和竞争力。一般毕业生往往不能理解,很多工作机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得一个更接近理想的工作机会,因为到头来每个人也就有一份工作足矣。
 
即使你不能成为新东方老师,和新东方一样做英语培训的机构有的是,最重要的是,你在此过程中将体会到为理想而努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一切都比迷迷糊糊的考研更有价值。
 
也许有一天你在新东方教课也做够了,你喜欢人文知识,你想要进修某一科课程,那时候你甚至可以考到国外去读研,这正是很多新东方老师的选择,那时候你的人生境界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面的关键是要给自己一定外在的压力,如果你混在学校的小圈子里,很可能坚持不下去,就又消沉了。不管是跟北大的学生混在一起还是跟新东方的学员们混在一起,相信都可能有很多人给你带来压力,值得你学习。你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拿出每天学习十个小时的精神提速为理想而奋斗,只要能做到这些,你的人生就会大为改观。
 
我已开始想象一个站在新东方讲台上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女孩,下次是我会写信给她,祈求她能托梦给我,呵呵。
 
衷心祝福你能通过努力争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