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讲堂|色牢度基础知识

(2022-04-15 08:09:40)
标签:

色牢度

分类: 纤纺专业

【色牢度的定义】:

所谓织物的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织物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力下的所产生的退色程度或者与其他织物间的沾色程度。是反映有色纺织品的颜色抵抗外界作用力的能力。


外部因素包含:摩擦、水洗、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浸渍、汗液浸渍等等。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因素,而有所针对性的选择相对应的测试项目和试验参数。根据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可以粗略的将色牢测试项目分为化学性色牢度和物理性色牢度;二者在使用过程没有办法明确的区分开来,但可以以主要影响因素的性质来确认有色纺织品颜色变化属于哪一类;这样可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理解色牢度项目试验的原理;从而在加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化学性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品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因素而导致的染料分子链被破坏或者发色光团被破坏,再或者分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发色光团而导致的颜色变化;物理性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品主要由于外界物理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染料(颜料)部分脱离纤维现象引起的颜色变化或者沾染其他织物所脱落的染料(颜料)而造成的沾色污染现象。


色牢度的评价可分为变色牢度和沾色牢度这二个部分。化学因素引起的一般仅考核颜色变化,如光照色牢度、耐氯漂色牢度、耐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酚醛泛黄色牢度等;物理环境因素引起的变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需要考核,如水渍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染料转移等项目,也有仅考核沾色牢度的项目,如摩擦色牢度。


【变色】

有色纺织品在使用或者加工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下,染料(颜料)部分脱离纤维,或者染料的分子的发色团受到破坏,或者又生成新的发色团,由此而引起的颜色彩度、色相、明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色。


沾色

有色纺织品在使用或者加工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下,染料(颜料)部分脱离纤维,溶解至处理液中(如水洗色牢度的溶液),被未经染色处理的白色或本色(如羊毛本身为浅黄色)的多纤维布、单纤维布重新吸附。使未经染色的多纤维布或单纤维布受到沾染的现象,如水洗色牢度、水渍色牢度、汗渍色牢度、唾液色牢度等,均属于这种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是有色纺织品在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下,染料或颜料通过直接转移的方式使未经染色的多纤维布或单纤维布产生污染的情况,如耐热压色牢度、染料转移、升华色牢度。


【溶液沾色】

是指在测试水洗色牢度测试中,有色纺织品中的染料或颜料脱落至洗活剂中,使洗涤剂产生污染的情况。如下图(左边为未经污染的原液,右边为经洗涤处理后的洗涤剂)

 

知识讲堂|色牢度基础知识

【自沾色】 

也叫自身沾色,是指有色纺织品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颜色,在各种色牢度测试条件中,二种颜色相互沾色的情况,如色织面料、印花面料,双面色面料等均可以测试自沾色牢度,对于净色(一种颜色)面料则不需要。目前国内的众多产品标准中,基本上没有引入自沾色的概念,外贸订单则作为常规要求。

                           

【色牢度级别的表示方法】

色牢度评级基本上都是按5级9档制,目前存在AATCC标准体系和ISO标准体系(含GB 、JIS、EN、BS、DIN)二种方式。


AATCC  标准体系表示方式

ISO  标准体系表示方式

1级

1.0

1

1.5级

1.5

1-2

2级

2.0

2

2.5级

2.5

2-3

3级

3.0

3

3.5级

3.5

3-4

4级

4.0

4

4.5级

4.5

4-5

5级

5.0

5


知识讲堂|色牢度基础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