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公示)
(2012-07-12 22:47: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化学 |
一等奖
序号
|
地区
|
论文题目
|
作
|
单
|
1
|
福州
|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方法探究
|
唐庆圆
|
福建福州高级中学
|
2
|
福州
|
例析创新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唐
|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
3
|
宁德
|
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
陈友康
|
福安三中
|
4
|
南平
|
自制微型化学反应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黎美华
|
武夷山二中
|
5
|
南平
|
“开放式”化学实验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
毛泉根
|
顺昌一中
|
6
|
泉州
|
浅淡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庄学清
|
泉港二中
|
7
|
泉州
|
推进实验教学
|
陈伟生
|
永春第六中学
|
8
|
漳州
|
让实验走近学生的生活-浅谈生物实验的一些改进
|
沈一琼
|
诏安一中
|
9
|
漳州
|
巧用身边材料创新科学实验方法
|
林
|
漳州市龙师附小
|
10
|
三明
|
遗传概率演示器的设计与制作
|
罗伟彬
|
清流县第一中学
|
11
|
莆田
|
用矿泉水瓶设计的物理实验方案
|
林义青
|
莆田第十一中学
|
12
|
龙岩
|
让科学的火花在课堂灵动
|
赖德连
|
武平二中
|
13
|
龙岩
|
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基于“中和反应”实验教学技能比赛评审的思考
|
陈美钗
|
漳平三中
|
14
|
厦门
|
光电效应规律演示仪的研制
|
康良溪
|
同安一中
|
15
|
厦门
|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实验教学》
|
陈
|
厦门市松柏二小
|
二等奖
序号
|
地区
|
论文题目
|
作
|
单
|
1
|
省直
|
物理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整合策略
|
李明哲
|
福建师大附中
|
2
|
省直
|
以实验为主的物理校本课程开发与个案研究
|
袁小春 李明哲
|
福州时代中学
福建师大附中
|
3
|
福州
|
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魔杖
——基于探究实验室信息装备环境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
曾妙娜
|
福建省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
4
|
福州
|
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在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
江茂珍
|
福州华侨中学
|
5
|
福州
|
科学小实验小制作中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
|
张
|
福州市儿童学园
|
6
|
宁德
|
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个实验的改进
|
杨光平
|
福安市赛岐中学
|
7
|
宁德
|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的策略
|
赖景玉
|
霞浦长春中心校
|
8
|
宁德
|
小学科学实验改进的“三个体会”
|
张容声
|
福安穆云中心校
|
9
|
南平
|
谈互动式教法在化学课堂中的效能
|
廖金坤
|
福建省武夷山二中
|
10
|
南平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
许仙福
|
政和一中
|
11
|
南平
|
电荷间作用力演示器的制作与使用
|
张柏兴
|
福建浦城一中
|
12
|
南平
|
看与动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
郑书光
|
南平市第三中学
|
13
|
三明
|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
詹曙光
|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
14
|
三明
|
浅议高中生物实验室的规范管理
|
江春娇
|
三明市第九中学
|
15
|
三明
|
浅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黄耀奎
|
三明市第九中学
|
16
|
三明
|
化学分组实验课的思考
|
王
|
三明一中
|
17
|
漳州
|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初探
|
曾文锋
|
龙海市第二中学
|
18
|
漳州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李永东
|
东山二中
|
19
|
漳州
|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拓展与研究
|
姚亮发
|
长泰县第二中学
|
20
|
泉州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
|
骆志森
|
泉州第五中学
|
21
|
泉州
|
创新教学仪器 增强探究实效
|
王思业
|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22
|
泉州
|
自制物理教具,确保探究性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
郭卫东
|
泉港教师进修学校
|
23
|
莆田
|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平台—谈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
|
陈淑容
|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
24
|
莆田
|
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
关
|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
25
|
莆田
|
让DIS为生物实验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
黄贞贞
|
莆田第二中学
|
26
|
莆田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
黄峰攀
|
城厢区霞林街道中心小学
|
27
|
龙岩
|
别让“玩中学”“变味”――浅议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
|
傅许章
|
漳平市铁路小学
|
28
|
龙岩
|
因地制宜紧贴实际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
|
钟文远
|
武平县教仪站
|
29
|
龙岩
|
谈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技术
|
林永健
|
龙岩九中
|
30
|
厦门
|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陈春燕
|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
31
|
厦门
|
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化学课外实验活动
|
石雪莲
|
厦门外国语学校
|
32
|
厦门
|
不同解离处理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与观察
|
孙
|
厦门一中
|
33
|
厦门
|
《浅议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质与增效》
|
韩
|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
|
三等奖
序号
|
地区
|
论文题目
|
作
|
单
|
1
|
省直
|
例谈对比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王成秩
|
福建师大附中
|
2
|
福州
|
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之《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陈晓颖
|
福州华侨中学生物组
|
3
|
福州
|
Fe(OH)2的制备及思维演变探究
|
胡修梅
|
福州树德学校
|
4
|
福州
|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陈太强
|
连江第二实验小学
|
5
|
福州
|
浅谈自制多媒体课件助推高效美术课堂
|
林
|
铜盘中心小学
|
6
|
福州
|
“五步曲”引领学生体验真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
周守密
|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
|
7
|
福州
|
如何在实验活动中培养聋生科学的操作习惯
|
张腾辉
|
闽侯县特殊教育学校
|
8
|
福州
|
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
周莉萍
|
市教育局
|
9
|
福州
|
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邱思榕
|
福州华侨中学
|
10
|
福州
|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
阮少华
|
福州亭江中学
|
11
|
宁德
|
抓住四个“关键点”
|
陈容斌
|
古田二小
|
12
|
宁德
|
浅谈实验教学程序研究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
林翠芳
|
霞浦溪南中心校
|
13
|
宁德
|
巧引妙设 提高探究实效
|
兰雁铃
|
柘荣县城郊中心小学
|
14
|
宁德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感触
|
袁爱琴
|
柘荣乍洋中学
|
15
|
宁德
|
新课程下如何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
袁海斌
|
柘荣三中
|
16
|
宁德
|
改进实验,生成精彩——《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例谈
|
蔡金钗
|
蕉城第四中心小学
|
17
|
宁德
|
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验证
——《种子的萌发》案例分析
|
刘玉华
|
蕉城八都中心小学
|
18
|
宁德
|
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培养
|
魏
|
古田松吉中学
|
19
|
宁德
|
转化思维方法,巧解物理习题
|
陈言琛
|
宁德五中
|
20
|
宁德
|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几个难题
|
黄友学
|
福鼎二中
|
21
|
南平
|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实验课
|
李天祥
|
南师附小
|
22
|
南平
|
新课程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充满活力
|
管姜苏
|
建瓯市第一小学
|
23
|
南平
|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罗华义
|
武夷山市朱子学校
|
24
|
南平
|
浅谈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
|
谢旺生
|
顺昌县岚下中学
|
25
|
南平
|
小学实验课教学应注重“动态生成”
|
傅金花
|
顺昌县洋口石上小学
|
26
|
南平
|
引导科学实验
|
张
邱玉福
|
顺昌仪器站、教师进修学校
|
27
|
南平
|
谈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兴趣的培养
|
危小明
|
顺昌县洋口中学
|
28
|
南平
|
提高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路径探寻
|
叶宝福
|
顺昌县洋墩中学
|
29
|
南平
|
探究测评方式
|
李纪华
|
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学
|
30
|
三明
|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点滴体会
|
余
肖雪贞
|
尤溪县水南小学
|
31
|
三明
|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
宁爵玉
|
宁化县泉上中学
|
32
|
三明
|
“伏安法测量电表内阻”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
罗
|
三明一中
|
33
|
三明
|
如何简化以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
聂
|
大田第五中学
|
34
|
三明
|
高一化学实验课教学改进
|
秦
|
清流县第一中学
|
35
|
三明
|
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谢远洪
|
清流县第一中学
|
36
|
三明
|
明溪县教育装备应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王土根
|
明溪县教育局教学仪器站
|
37
|
三明
|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
|
杨瑞花
|
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小学
|
38
|
三明
|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解题能力
|
吴康怀
|
沙县五中
|
39
|
三明
|
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创新
|
杨
|
沙县第三中学
|
40
|
漳州
|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
洪连瑞
|
漳浦四中
|
41
|
漳州
|
基于实验教学片段谈学生能力的培养
|
陈新华
|
漳州实验中学
|
42
|
漳州
|
“乙醛的性质”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
余俊鹏
|
厦大附中
|
43
|
漳州
|
点燃思维火花,自主探究学习科学
|
梁海铭
|
长泰县枋洋中心小学
|
44
|
漳州
|
从情境中探究在兴趣中发展
|
严文莉
|
长泰县实验小学
|
45
|
漳州
|
浅谈如何撑起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一片蓝天
|
徐浦丽
|
漳浦长桥中心学校
|
46
|
漳州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
沈耀炫
|
东山二中
|
47
|
漳州
|
探究石块密度的特殊测量
|
陈永其
|
龙海市六中
|
48
|
漳州
|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罗
|
厦大附中
|
49
|
漳州
|
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
张海文
|
漳州实验中学
|
50
|
泉州
|
扬长弊短,打造高效科学实验课堂
|
林炜煌
|
德化县实验小学
|
51
|
泉州
|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
|
黄英明
|
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
52
|
泉州
|
如何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
欧阳贽
|
泉州市晋光小学
|
53
|
泉州
|
小学教学仪器自制和改进
|
黄新生
|
永春县东平中心小学
|
54
|
泉州
|
生物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李永忠
|
泉州市教学仪器站
|
55
|
泉州
|
孟德尔·摩尔根杂交实验的感悟
——遗传实验方案的设计 |
戴福文
|
南安市新侨中学
|
56
|
泉州
|
用一比较器做完高中物理逻辑电路实验
|
林
|
南安侨光中学
|
57
|
泉州
|
“平抛运动”探究式实验四则
|
戴耀中
|
南安市成功中学
|
58
|
泉州
|
当前农村中学物理实验建配管用工作调研报告
|
陈景松
|
泉港教师进修学校
|
59
|
莆田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上生物实验课的效率
|
林清霞
|
莆田第二中学
|
60
|
莆田
|
对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几点思考
|
肖玲玲
|
莆田擢英中学
|
61
|
莆田
|
化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新探
|
李国平
|
莆田第十八中学
|
62
|
莆田
|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
|
郑子林
|
莆田第六中学
|
63
|
莆田
|
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
陈跃欣
|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
|
64
|
莆田
|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
吴珍发
|
莆田第十中学
|
65
|
莆田
|
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张庆炎
|
城厢区筱塘小学
|
66
|
莆田
|
要真探究,还是假探究——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
|
曾昭华
|
荔城区拱辰中心
|
67
|
莆田
|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
王
|
荔城区拱辰中心
|
68
|
龙岩
|
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时机”的探究
|
魏惠敏
|
上杭县明强中学
|
69
|
龙岩
|
有效科学课堂的组织策略
|
邱彧华
|
上杭县实验小学
|
70
|
龙岩
|
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
黄选焜
|
长汀县龙宇中学
|
71
|
龙岩
|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
|
邱伟勤
|
上杭县实验小学
|
72
|
龙岩
|
浅谈初中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
|
陈雯霞
|
龙岩初级中学
|
73
|
龙岩
|
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功能
|
王玉柱
|
上杭三中
|
74
|
龙岩
|
我校化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
|
蓝明生
|
龙岩初级中学
|
75
|
龙岩
|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童桂招
|
武平县教仪站
|
76
|
龙岩
|
“生物与环境”——浅议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
林翠娥
|
漳平市铁路小学
|
77
|
厦门
|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课的优化设计
|
李镇强
|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学校
|
78
|
厦门
|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
|
曹小明
|
金尚中学
|
79
|
厦门
|
实验教学内化学生探究素养的四个层次
|
张仁波
|
思明进修
|
80
|
厦门
|
谈谈中学化学实验室标准化的建设与管理
|
陈雪美
|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
81
|
厦门
|
一些化学实验的细节改进
|
毕建祯
|
厦门市杏南中学
|
82
|
厦门
|
在实验中探究
|
谢尧美
|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
83
|
厦门
|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领域实验教学策略例析
|
高
|
思明进修
|
84
|
厦门
|
探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性
|
连阳梅
|
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
|
85
|
厦门
|
细节决定成败
|
郭娇娜
|
杏苑小学
|
前一篇:福建2011年高考分数线